在“债牛”的持续上演下,债券指数化投资时代已然到来。
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继去年5月突破1000亿元之后,债券型ETF仅仅用了9个月,便再次突破新的整数关口。
同时,债市也仍在上涨通道,但波动有所加剧。2月7日,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双双创下历史新高,随后高位跳水。多家基金公司建议,2025年债市投资难度加大,需要更重视交易节奏和资产配置,债券指数基金产品的工具优势更为突出。
规模突破2000亿元
近年来,由于“资产荒”的出现,利率中枢下行,机构行为一致性增强,工具化属性突出的债券指数基金迎来了蓬勃发展。
2022年,债券型ETF的规模从239.64亿元增长至529.43亿元,增幅高达121%;2023年,债券型ETF的规模从529.43亿元进一步增长至801.52亿元,增幅超过50%;2024年5月17日,债券型ETF的规模达到1014.6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全市场债券型ETF的规模达到2051.28亿元,正式突破2000亿元大关。
债券型ETF《百丽宫登录网址》“加速度”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此前突破第一个千亿元大关花了接近6年时间,而突破第二个千亿大关仅花了
百亿级债券型ETF也不断扩容,数据显示,全市场共有富国政金债券ETF、博时可转债ETF、海富通短融ETF、海富通城投债ETF、平安公司债ETF等5只债券型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富国政金债券ETF的规模已经达到416.72亿元。
同时,整个债券指数基金市场也在高速发展。华西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债券指数基金的总规模由2023年一季度末的4769亿元快速提升至2024年末的12874亿元,增幅达到170%,指数型产品在纯债基金中的占比也由7%提升至14%。
投资品种不断“上新”
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品种也不断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工具产品的选择。
2025年1月,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全部发行完成,债券指数基金的“拼图”得以补齐。这8只产品于2025年1月7日起集体发行,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仅过了10天就全部结募,总共募集资金约218亿元。
以往,投资者在债券指数投资领域的选择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品种,而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场内债券ETF产品线,为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更多差异化场内投资工具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债券指数也不断“上新”,不断丰富债券指数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业绩基准。
1月16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沪深300债券指数系列、上证180债券指数系列、中证地方政府债指数、中证地方政府一般债指数和中证地方政府专项债指数等,为市场提供多样化业绩基准与投资标的。
“债券指数基金未来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基金经理张磊表示:“一是债券指数基金市场占比相对较低,目前在10%左右,相比美国40%的债券基金为被动投资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信用债指数基金发展相对滞后,存量信用债指数债基数量较少。三是未来指数基金的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会更有吸引力。四是相比普通债券指数基金,债券ETF具有交易灵活便捷、质押方便等优势。”
债市波动加大做好资产配置
回到市场,近期,“债牛”仍在延续,国债期货迭创新高,2月7日,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触及109.59点,30年期国债期货触及122.28点,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随后发生小幅下跌。
多家基金公司近期表示,虽然2025年债市上涨趋势仍在,但波动明显上升,投资者应该把握好交易节奏,做好资产配置。
兴银基金固收团队认为,整体来看,2025年债市在当前基本面预期下,收益率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但利率债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空间收敛也限制了利率下行的区间。因此,在保持组合中性久期和杠杆的同时,适当增加中长端利率债波段操作,通过交易提升收益表现或是更优的策略。
国联基金固收基金经理潘巍认为,短期内债券市场的逻辑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债市利率预计将继续处于下行区间,而具体的下行幅度则将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以及政策效果的实际显现情况。在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他也提醒要警惕债市波动调整或有所加大。
国联益海30天滚动持有债券基金经理韩正宇也注意到债市潜在的波动,他认为当前市场已提前大幅定价降息降准预期,同时基本面、资金面、政府债供给、机构配置力量以及债市增量资金等方面可能出现边际变化,因此债券市场可能呈现出更明显的震荡市特征。
特别是在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流动性提升、投资品种丰富的背景下,通过债券指数基金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也更为重要。
落脚至策略,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建议,一个短期内可行的多资产配置思路是:将仓位简单分为60%的配置仓位和40%的弹性仓位,其中配置仓位以可转债、超长利率债和3~5年信用债等比例配置,且维持仓位恒定;弹性仓位则根据环境变化灵活配置资产,比如2月中上旬主要配置3~5年信用债,到2月中下旬可将重心转移至可转债,直至3月中上旬两会召开,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则继续增配可转债,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则考虑将弹性仓位逐步转移至超长利率债。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在解禁日之后至2021年9月中旬,恩捷股份股价也是继续 ⏱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80%(见图1) ➡。百丽宫登录网址
中信证券交易系统APP出现故障百丽宫登录网址
本报记者 刘宝楠 【编辑:陈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