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无疑是“超级央行周”。周四将迎来美联储、英国央行的利率决议,周五将迎来日本央行利率决议。9月17日,A股仍处于中秋休市之中,而向来对外部环境更敏感的港股率先大涨,香港恒生指数当日涨237.9点或1.37%来到17660.02点,领跑亚太市场,涨幅远超澳大利亚股市,而当日日经225指数因为日元升值而重挫超1%。
建银国际首席港股分析师赵文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整体港股市场的业绩略超预期,这次中报超预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平台、科技硬件等成长股。此外,美联储即将进入降息周期,这也为港股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流动性条件。随着成长股的盈利持续修复,市场风格将逐渐转变。
降息50BP?
当前,华尔街投行的预测和利率期货市场的押注出现大幅分化,这也使得9月美联储的利率决议更具有不确定性,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波动。
然而,就此次会议而言,25BP和50BP这两个选项的灵活性其实颇大,因而这已成为一场交易员的“豪赌”。例如,The Global CIO Office首席执行官杜根(Gary Dugan)对记者表示,我们对降息50BP抱有希望,虽然此前25BP的预期更高。尽管并非所有经济数据都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但考虑目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高位(名义利率减去通胀预期后的实际利率超出3%),美联储可能会选择更大胆的举措。
当然,本次会议的另一大关注点是“点阵图”,这将透露美联储内部对未来利率路径的预测。交易员认为,6月时的预测是今年利率中值降至5.1%,明年底降至4.1%。显然,这两个数值都远高于目前的市场预期,因此可能被大幅下调。
杜根预计,美联储官员将表明,今年年底前利率至少会下降100BP,达到4.25%,并在明年年底接近2.75%。市场预期美联储对未来通胀的预估将保持不变。鉴于近期数据疲软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担忧言论,失业率预测可能会上升。
“尽管我们认为50BP的降息是防止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软的合理预防措施,但美联储高层已传达了足够鸽派的信号,使得降息预期已经在债券市场进行定价,这也降低了目前的借贷利率。”
一般而言,美国的车贷、房贷等利率都是以债券收益率为锚来定价,而非以所谓的官方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9月初的3.9%降至目前的3.6%。
未来,劳动力市场将成为最受关注的指标。高盛表示,当前就业市场的紧俏度衡量指标略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尚未明确稳定下来。但该机构称,对此并不太担心,因为裁员仍低,职位空缺仍高,GDP正在以健康的速度增长,并且没有出现重大负面冲击。相反,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主要反映了吸收因移民激增而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增长所带来的挑战,而目前移民增速正在急剧放缓。即便如此,就业增长也有所放缓,因而未来失业率能否停止攀升仍待观察。
市场或大幅波动
由于美联储决议的结果难以预料,因而市场波动届时或大幅攀升,也令交易员屏息凝神。
就外汇市场来看,降息预期打压了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其他资产亦受到影响,黄金连续三天创新高,不过涨幅在逐步收窄,隔夜微涨0.16%收于2582。白银持平于30.70,钯金连续6天上涨触及4月以来最高水平。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嘉瑞(JerryChen)对记者表示,“若降息25BP,或帮助美元指数的短线反弹,而降息50BP则将利空美元。‘鸽派降息’或令美元承压并刺激黄金上行。”
荷宝(Robeco)全球基本面股票投资负责人韦尔巴斯(KeesVerbaas)近期对记者表示,目前长期看好美股,对“科技七巨头”这类大型科技公司的配置更趋于理性,但不会不加以配置。在他看来,AI热潮驱动了科技股表现,但目前更多投资者开始关注AI的投入产出和利润兑现。
港股领跑,《在线快3app》成长股回归
就中国市场而言,港股近期的表现明显好于A股,美联储降息的带动作用备受关注。
8月,恒生指数在16441点附近触底,如今反弹至17660点附近。同时,前阶段受追捧的银行、通信、资源等高股息价值板块开始盘整,成长股开始表现。
赵文利告诉记者,过去一个月香港股市有所反弹,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4%不等。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能源和金融表现最佳,上涨6%和5%。必需性消费和工业表现最差,下滑1%。
他提及,在沪深港通的活跃股票中,南向资金较上月明显转向成长股。腾讯呈现出压倒性的南向净买入,股价上涨7%;汇丰南向净卖出量最大,股价下跌2%。
港股的反弹也由业绩表现驱动。在中报季中,整体市场的业绩略超预期,这驱动了近期市场的结构性行情。此外,美联储即将进入降息周期,这也为港股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流动性条件。这次中报超预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平台、科技硬件等成长股。随着成长股的盈利持续修复,机构认为市场风格将逐渐向成长型和价值型平衡配置转变,而这也得到了近期南向资金偏好的佐证。
高盛也提及,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以人民币计)。显著的分化依然存在于在岸和离岸市场之间。MSCI中国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益同比增长12%,而全部A股和沪深300的收益则分别同比下降4%和持平。
不过,机构的共识在于,温和的中报业绩仅能够支持结构性行情,中期内市场的走势及上升空间仍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的改善程度,同时外部风险情绪的变化亦需密切关注。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