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ETF基金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一直是众多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近期,万家沪深300ETF(159393)于2025年2月10日至2月21日发行,这一消息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万家基金以及相关数据后,不难发现这只新发行的基金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可能并不具备显著优势,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其潜在风险。
一般来说,挑选ETF基金时,基金公司情况、基金经理、规模、流动性、是否能跟上业绩基准、跟踪指数情况等都是关键指标。而万家基金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实在难以让人安心。
从基金公司管理ETF规模来看,万家基金旗下一共11只ETF,合计规模121.64亿元,其中迷你ETF基金扎堆,6只ETF规模不足2亿元。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万家基金在ETF领域的规模劣势。规模较小的基金,往往在运营成本分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以万家基金旗下首只ETF为例,万家上证380ETF于2013年成立,在2015年末转型为万家上证50ETF,从转型算起至今已有9年,但其规模仅有1.54亿元,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额仅2414万元。这样的规模和成交额,显然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在市场波动时,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买卖价差和流动性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万家基金对ETF业务的重视程度。从2013年成立首只ETF,到2022年才成立第二只ETF产品万家国证2000ETF,中间时隔了9年之久。如此长的时间间隔,不得不让人怀疑万家基金是否真正将ETF业务视为重点发展方向。在竞争激烈的基金市场中,缺乏持续投入和创新的基金公司,很难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有所突破。
流动性是衡量ETF基金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万家基金的11只ETF产品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其中9只产品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不足5000万元,4只产品日均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而流动性最差的万家公用事业ETF基金(560620.SH),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仅90.68万元。如此低的成交额,意味着投资者在买卖这些基金时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甚至可能无法及时成交,从而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再看看整个沪深300ETF市场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共有26只沪深300ETF产品,其中4只产品规模超过千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日均成交额高达46亿元,而且有15只产品管理费率为0.15%。与这些市场上的“巨头”相比,新发行的万家沪深300ETF(159393)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投资者在选择ETF时,通常更倾向于规模大、流动性好、费率低的产品。万家沪深300ETF在这些方面均不占优势,其募集规模、户数以及成立后的流动性状况都存在不确定性。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万家沪深300ETF(159393)在发行之际,虽然看似有着跟踪热门指数的优势,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在面对这只新基金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此次发行的募集规模、户数、成立后的流动性状况等关键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投资参考。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