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电影春节档竞争走向激化。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2日17时24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超70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分别达到31.13亿元、17.82亿元、8.88亿元。
落差也很明显。
2024年4月,博纳影业董事长、创始人于冬在北影节相关论坛上提到,博纳已经把资金全部集中在《蛟龙行动》。“因为周期过长,拍摄周期、制作周期、需要准备的周期过长,就把一个公司的现金流焊在这了。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来,要等这个片子上完。所以这两年博纳影业的片少就是这个原因。”他说。
据该片发行通知,《蛟龙行动》投资方分账比例为43%。而在电影发行公司与投资制片公司分账环节中,发行公司将代垫的宣发费用和一定比例(一般为发行收入10%至15%左右)的发行佣金扣除后,才会将剩余部分分配给投资制片公司。且春节档宣发成本非常高。
这意味着,目前2亿元出头的票房,博纳大概率巨亏。
2024年春节档,包括《红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黄貔:天降财神猫》《我们一起摇太阳》等影片,均在巨大亏损压力下选择撤档。
但在2025年,于冬发文强调,《蛟龙行动》决不撤档。
这让电影春节档显得更激烈残酷了。
遭遇被黑?
于冬显然认为,《蛟龙行动》票房冷淡与被黑有关,他《热博rb88注册登录》也是该片总制片人。
2025年1月31日,在《蛟龙行动》路演活动上,于冬发声,表示“打一星的都是 ‘黑水’”,影片主演于适也借用电影台词“我们只想要公平”。
2月1日晚,于冬再次就此话题发文。他表示,自己在前一天路演活动上发表的“黑水”言论,针对的是粉圈不理性行为,“我认为任何演员都想要拍出好作品来回馈观众,作为演员的粉丝可以为他们的努力向其他观众进行正面的宣传,而不是挖空心思去给同档期的电影打一星,这不公平,也不正常。”
于冬呼吁观众真实评价《蛟龙行动》。“面对客观理性的批评,我们虚心接受。而面对粉圈的恶意差评,我们绝对会斗争到底。”他称。
《蛟龙行动》是《红海行动》的续集,由林超贤执导,主演包括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等。
博纳提到,“《蛟龙行动》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用前所未见的规模和工艺,定义了全球潜艇电影的新标准。为了影片拍摄,片方1:1打造了长达120米 ‘龙鲸号’潜艇。”可见投入之大。
截至2月2日,《蛟龙行动》在豆瓣评分为6.6,《哪吒之魔童闹海》评分为8.6。从评论来看,诸多高赞评论都盛赞了该片在细节、设备上的“硬核”,也均提到了在剧情上的“失衡”“冗长”。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春节档确实出现了诸多“反向”营销。
譬如,《封神2》被人说过年不能看,因为里面把财神赵公明打死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也被说属蛇属龙的人不要看看,因为要被抽筋扒皮。
于冬的路
还需看到,博纳影业面临着巨大现金流压力,本来是想靠《蛟龙行动》翻盘的。
业绩预告显示,在2024年,博纳影业预计净亏损6.37亿元至8.81亿元之间。202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当期,博纳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3.42亿元,在2023年同期为8.81亿元。
背后是电影市场疲软。
正是在严峻现金流压力下,博纳选择近期向韩寒旗下上海亭东借款不超过4000万元(含)用于业务发展。
更要看到,“豪赌”一向是于冬选择。
2021年 ,《长津湖》在国庆档期上映,该片以57.75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及2021年全球票房亚军。受此推动,当年,博纳营收达31.2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长津湖》收入达到10.14亿元,占比69.77%。同时,该影片毛利润达到9.18亿元。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投拍《长津湖》时,博纳现金流也很紧张。
《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上映时,起初表现并不出彩,最终实现逆袭票房超36.51亿元。
《蛟龙行动》能复制《红海行动》的成功吗?至少于冬是有信心的,当然他也必须有信心。
今年以来,公司加大扩产步伐。10月25日,协鑫集成公告 ➨称,公司在芜湖市湾沚区投资建设20GW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 ♎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其中 ⛺,固定资产总投资约65亿元。热博rb88注册登录
2022年国内不锈钢四个季度消费增速分别是-2.90%/-0.50%/-0.50%/-5.40%。全年来看主要受疫 ♌情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使得不锈钢消费的主要领域 ☼,如房地产 ♓、装饰装修、机械设备、电梯、家电、燃油汽车等行业发展增速下降 ❤。二季度长三角地区疫情严重,在国家“动态清零”抗疫政策下,长 ♊三角地区经济封闭,而四季度国家防疫政策持续放松,但冬季疫情大 ❢规模复发,经济修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均极大地影响不锈钢行业下 ♏游需求。2022年地产周期加速下行,三季度央行和财政部接连出 ✍台稳地产政策,地产的政策底已在显现,疫情管控政策也持续优化宽 ⛹松。同时海外方面受能源和食品价格高企、信心疲弱、持续供应瓶颈 ✍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 ♈,三季度开始不锈钢及其他钢材用品消费持续 ➤低迷,国内出口大幅下降。展望2023年,国内不锈钢消费进入平 ➣稳阶段,全球宏观经济衰退和地产周期下行,但稳增长政策下地产行 ♎业有望边际改善,基建项目持续发力,机械行业筑底复苏 ⏩,预计国内 ♍不锈钢消费改善回升,且结构性用钢有持续优化空间。
本报记者 庞舒 【编辑:史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