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460.HK,以下简称:四环医药)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不低于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不超过6亿元。
关于业绩变化的原因,公司表示,尽管医美业务增速超50%,但仿制药业务受国家集采政策拖累持续下滑,叠加创新药研发高投入及子公司轩竹生物股权激励费用,导致整体亏损。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预计营收与2023年相当,2024上下半年利润变化明显
回顾四环医药近年来的发展,除2021年营收显著增长外,其他年份营收呈现出下滑状态。2019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的数据依次为,2019年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1.04%;2020年营收24.73亿元,同比下降14.34%;2021年营收32.91亿元,同比增长33.08%;2022年营收23.81亿元,同比下降27.67%;2023年营收18.61亿元,同比下降21.85%。2024年预告营收数据不低于18亿元,与2023年数据接近。
归母净利润方面,近几年则是大幅波动,且亏损年份的数额绝对值明显大于盈利年份的数额。2019年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陡降269.96%;2020年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大增117.19%;2021年净利润4.17亿元,同比下降12.01%;2022年净利润-19.15亿元,同比陡降559.75%;2023年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回升97.18%。2024年内预计录得不超过6亿元的亏损,相比于2023年0.54亿元的亏损,可能又将迎来一次同比大幅下降。
根据四环医药2024中期报告,公司上半年营收9.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因此全年来看,收入方面上、下半年基本持平,但利润方面下半年的亏损恐将远超上半年10倍有余,这一业绩表现反映出公司在下半年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医美业务增速亮眼,行业市场空间较大
四环医药的医美业务在规模上不断扩张,2024年上半年,四环医药国内医美板块营收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这一增长速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反映出四环医药在医美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医美市场整体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四环医药提供了助力,根据《2024年中国生活美容及轻医美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不断增加,2017年以来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其用户规模已达2354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3105万人。这为四环医药的医美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环医药在医美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医美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注射填充类、光电设备类、埋线类、皮肤管理类、脂肪采集及脂肪移植类、假体类、毛发移植和私密及个人护理类等。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公司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环医药最知名的医药产品是肉毒素乐提葆Letybo®,其作为国内第四个获批上市的肉毒毒素产品,成为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肉毒毒素产品之一,为四环医药的营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司今年也原研方韩国Hugel公司续签了独家销售协议至2030年。
不过在肉毒素市场,除了四环医药的乐提葆外,还有保妥适、衡力、吉适等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保妥适市场份额40%左右,是全球肉毒毒素市场的领导者,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衡力市场份额约35%左右,是中国本土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尤其在身体注射领域表现突出。吉适属于后起之秀,市场份额接近10%,和乐提葆一起正冲击着前两大品牌的阵地。
整个医美行业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商业公司都在进入该领域,广告也是遍布大街小巷,为了应对竞争,四环医药仍需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创新药或近研发尾声,仿制药或受集采政策调整影响
创新药研发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四环医药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体现了公司对创新药业务的重视和战略布局。从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29亿元、8.68亿元、9.37亿元和5.78亿元,占公司收入的比例整体呈现攀升趋势。
2024年四环医药的创新药业务研发进入了中后期阶段,研发投入与成果成为该业务板块的关键看点。虽然研发开支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96亿元,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公司在保证创新药研发进度的同时,也在努力优化成本结构。
在研发成果上,四环医药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公司新增获批上市创新药1个(2个品规),生物类似药2个,仿制药制剂10余个,这些成果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控股子公司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的CDK4/6抑制剂吡罗西尼(Birociclib),将用于治疗乳腺癌,尤其是HR+/HER2-亚型,这是乳腺癌中占比最高的亚型。早期临床试验表明,吡罗西尼在I期和II期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研究者评估ORR(客观缓解率)为22.9%,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达7.4个月,在内脏转移和肝脏转移的患者中也表现良好,且毒副反应小,充分展现了吡罗西尼单药治疗在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优势。
该药目前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上市申请提供支持。若该药物研发成功,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潜力巨大的市场参与者,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仿制药方面,自集采政策推行以来,其旨在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合法彩票平台》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受益。然而患者受益或意味着药企让利,对于四环医药而言,仿制药业务或因此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过去仿制药曾是四环医药的重要营收来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但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实施,公司仿制药产品的中标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锐减,而且四环医药在集采竞价中,部分产品未能中标,也导致市场份额有所流失。为了应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四环医药也加大了对仿制药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但该策略的成效在短期内的效果尚抵不过收入的减少。
综合来看,四环医药的表现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为了长远发展,公司应当坚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优化业务布局,减少对仿制药业务的依赖,加大在医美和创新药业务领域的投入。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大消费之家原创,版权归大消费之家所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稿件事宜请联系:daxfzj123@163.com
推荐阅读
1.人福医药高管更替:新董事长能否延续前任领导风格并引领业绩增长
2.舍得酒2024预计营收约53亿!控量挺价成效待考、品牌或看重长远发展
3.太极集团2024利润预估骤降八成!第四季度升级管理团队积极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