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谷歌母公司)今天发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总营收为96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为同比增长12%;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6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财报发布后,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首席商务官菲利普·辛德勒(Philipp Schindler)以及CFO阿纳特·阿什肯纳齐(Anat Ashkenazi)召开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回答了相关业务的问题。
以下是分析师电话会议回答摘要: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桑达尔,有关谷歌的搜索业务。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谷歌的搜索业务有了非常多的更新与进步。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对于搜索业务,未来几年您有哪些规划与设想?换言之,谷歌的搜索产品未来将如何演化、发展,以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持续提升用户参与度并为广告商带去更高的变现效率?
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阿纳特。大概在上个季度,您曾谈到会进一步简化运营支出、提升效率。能否请您举例说明,除了折旧与摊销(D&A)外,2025年您计划在哪些领域实施上述计划?
桑达尔·皮查伊:搜索业务方面。众所周知,业务的发展与升级是一段漫长且持续的旅程。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搜索业务显然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正如我们前面与大家分享的一样,目前AI技术在我们的搜索业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产品矩阵规划良好,我们正在不断增加模型训练、提高检索数量,希望为用户带来越来越好的模型。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谷歌将沿着多模态的路径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AI搜索功能,比如Goolge Lens(谷歌智能镜头)及Circle to Search中的图片搜索功能等等。随着Project Astra人工智能助手的引入,未来我们将为用户带来更多AI检索功能。
在以上领域,我们在2025年都将为用户带来更新、更好的体验。我始终相信,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性。
阿纳特·阿什肯纳齐: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确实看到了一些持续提高生产力及效率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我们希望能通过不断提高效率,确保自身有精力、有能力在诸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有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领域进行投资。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提高以下几个领域的效率:首先是技术基础设施,我们提到今年会有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将用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我们会确保以最高效率完成相关工作,这点至关重要;其次是公司的员工数,我们将继续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有潜力增长的领域投资,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从宏观的角度简化公司的组织架构,对相似领域、部门进行整合。
之前桑达尔曾提到希望将相似的研究团队整合到一起,以便实现更高、更快的工作效率。我们还会优化组织内部的工作模式,通过使用谷歌自己的AI工具来优化工作流程,如之前桑达尔提到的用AI工具编写代码等等。
总而言之,以上都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大家要知道,这些工作不是只持续一个季度,而是会贯穿全年。我们会持续优化效率,以期支持公司其他领域的业务增长。
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 Anmuth: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菲利普,能否请您与我们谈一谈谷歌AI Overviews(人工智能搜索摘要)上广告的投放情况?第四季度表现如何?有哪些新变化与我们分享?AI Overviews上投放的广告是否更针对商业搜索领域?目前AI Overviews搜索业务的盈利情况是否与现有搜索业务相似?
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阿纳特。我看到在第三、第四季度,公司云计算业务的增速略有放缓,您之前似乎暗指背后原因在于产能受限。我这样理解是否准确?那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如果产能提高的话,相关业务收入增速会更快?
菲利普·辛德勒:我们很高兴看到AI Overviews能持续为我们带来较高的用户满意度与使用率。最近,我们在美国地区的移动设备上推出了AI Overviews广告。从整体上来看,AI Overviews的变现速度与现有搜索业务类似,这也为我们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们相信自身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创新。
阿纳特·阿什肯纳齐:
云业务方面,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本季度云业务营收达到了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表现非常不错。我在前面的简报中也提到,GCP(谷歌云平台)增速要远高于整体云业务。
你的问题中提到了增速放缓,背后原因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考虑:首先,在2023年第四季度我们进行了ADI部署;另外,我们也观察到2024年第四季度用户对人工智能产品的需求非常强劲,在年底时的需求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现有产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一直处在供需紧张的阶段,也一直在努力投放更多产能。我前面也提到,2024年我们增加了相关业务的资本支出,这部分资金将在2025年继续增加,以期为2025年全年带来更高产能。
高盛分析师Eric Sheridan:
大概两周前,中国推出了DeepSeek模型,许多投资者都很关注人工智能的长期成本曲线。随着人工智能逐渐从基础设施转向应用、从模型训练转向模型推理,再到注重芯片定制,我很想听听管理层对DeepSeek模型的推出有何看法?这又将如何影响Alphabet的长期规划?
桑达尔·皮查伊:
首先,对于DeepSeek我们进行了非常多的观察与学习,我认为这背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团队,他们完成了非常惊人的工作。
对我们来说,我们始终相信,模型会研发出各种各样的前沿功能,但更重要的还是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这些模型。比如谷歌的Gemini模型,我们在成本、性能、低延迟等方面称得上行业领先。以我们的Gemini 2.0 Flash Thinking模型为例,即便相比DeepSeek V3、DeepSeek R1,我们的模型依然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模型之一,背后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在全栈开发上的优势以及对单位检索成本的优化。也正因如此,我相信这些都意味着我们已经有能力且已准备好承担数十亿用户的需求量。
云业务方面我也有几点与大家分享。回顾过去三年公司的发展轨迹,大家会发现我们一直在增加用于模型推理、训练的费用支出,因为模型推理与训练能够为我们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投资趋势。
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如此期待与兴奋,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技术能扩大用例范围,且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实际使用成本会不断下降,因而让更多用例变得可能。可以说我们观察到了非常大的增长机遇,也正因如此,我们选择不断对此投资,以期迎来“质变”的时刻。
MoffettNathanson分析师Michael Nathanson:
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菲利普,我们观察到现在电商网站上上线了越来越多的AI工具,Google Shopping(谷歌购物)上也引入了“AI智能推荐”功能。能否请您谈一谈,AI工具如何影响了消费者行为?AI工具是否会赋能业务变现?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前面管理层提到的750亿美元资本支出。从长期来看,您如何看待这笔支出的资本密集度?前面您也提到了产能受限,需要进行更多基础设施建设。您认为未来的资本密集度走势如何?您如何判断相关支出的合理性?
菲利普·辛德勒:
这个问题特别有趣。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积极运用AI技术的进步,希望不断简化产品的搜索过程。在第四季度,我们对Google Shopping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可以说是用AI技术“改造”的用户的购物体验。
上季度,用户日均在Google Shopping上购物超10亿次。正因如此,我们推出了重新设计的、“颠覆式”的谷歌购物体验。数据显示,去年12月,相比往年同期,美国地区Google Shopping的日活跃用户数增加了13%。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新的Google Shopping能够针对用户的搜索需求,智能化地向用户展示最相关的产品,有助于加快并简化用户的搜索流程。用户还可以看到与产品相关的、AI生成的产品简介,简介中包含用户在检索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以及可能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推荐。此外,很多用户都希望以低价购买产品。因此,新的Google Shopping页面不仅包括“交易筛选工具”,如“价格比较”、“全程价格跟踪”等功能,还可以定制个性化交易页面,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
上述这些功能都是在AI技术的基础之上研发、推出的。因此,我们相信AI技术将为我们带来广阔且有趣的机遇。
阿纳特·阿什肯纳齐:
资本支出方面,你其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资本密集度,第二个是我们如何看待投资回报率。
资本密集度方面。我们的投资肯定是面向未来的,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每一笔投资都负责。每一笔投资都会在公司内部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过程。我们会思考该如何分配每一笔投资,如何通过投资满足用户需求、满足Alphabet公司上下的业务需求?
在前面云业务的问题中我曾提到,目前我们的业务需求已经超过现有供应,我们也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得益于公司覆盖广泛的业务类型,我们可以对现有容量进行重新分配,从云业务等领域获取更多支持。我们相信,无论是对于搜索业务、GDM还是谷歌云业务,我们都希望能够不断优化效率。此外,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需要实现效率最大化,真正实现对数据中心的优化。从策略上来看,我们将主要依靠自建数据中心(从成本和性能两方面来看我们的数据中心也处在行业领先的地位),此外,我们还有专为公司工作流定制的TPU,它们能有效帮助我们优化资本支出效率。
总而言之,在决定未来几年如何推进资本投资时,上述因素我们都会考虑在内。
伯恩斯坦研究所分析师Mark Shmulik:
我想跟进一下Brian的问题。谷歌近期推出了名为Project Mariner的AI智能体(AI Agent),业内竞争对手也推出了一系列新模型,我们观察到目前AI智能体的发展势头突然变得特别强劲。我的问题是,展望未来几年,管理层认为AI智能体的发展前景如何?对于谷歌的搜索业务而言,AI智能体又意味着什么?目前谷歌的搜索业务已经配备了Google Lens功能,那么随着AI智能体的推出,管理层认为这两个功能未来是否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还是说,从长期来看,这两项功能实际上呈“冲突”关系?
桑达尔·皮查伊:
首先,我们在大模型的底层功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以Gemini 2.2为例,我们希望它能覆盖更多AI智能体用例。从公司内部目前的进展来看,我相信我们有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多AI智能体体验。
在我看来,无论是AI技术还是AI智能体,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从过往经验来看,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用户从更深层次检索信息。这也一直都是我们的愿景之一。我相信AI智能体能为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非你问题中提到的“零和博弈”。我相信,随着AI智能体的推出,我们将见到更多类型的搜索用例,也能帮助我们帮助用户解决更多检索中的问题。从前期数据来看,用户对AI搜索的反馈非常积极。我对此也感到特别兴奋与期待。
巴克莱分析师Ross Sandler:
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桑达尔,如果看生成100万个token的推理成本,对比同业在云上运行的推理成本,管理层认为谷歌的运行效率如何?目前行业的大趋势是“推理转向”,您认为这对公司来说是否是优势?
另外,阿纳特,您《bbinapp手机客户端》在前面提到公司金融服务受限的问题,能否请您为我们量化一下?能否与我们详细谈一谈目前您面对哪些逆风因素?
桑达尔·皮查伊:
回顾我们的TPU芯片项目:我们第一代TPU芯片(TPU v1)是一块很有影响力的芯片。我们采取端到端的模式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希望能在成本、延迟、性能等多方面做到行业领先,凸显自身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谷歌采用的全栈方法以及我们的TPU芯片能为我们带来相当有意义的优势。大家不仅可以看到我们的成本控制,我们的产品在定价的时候也会凸显自身优势。正因如此,我们推出的Gemini 2.0 Flash Thinking模型特别受欢迎,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应用模型的开发人员增加了一倍,达到了440万;去年Vertex AI的使用量也增长了近20倍。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采取的策略、方法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未来我们也会坚持这样做。
阿纳特·阿什肯纳齐:
金融服务方面,主要与保险的结构性变化有关。具体而言,相关逆风影响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务中的保险领域。目前来看,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今年全年。我在这里不会给出具体的量化数据,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其他垂类行业,如零售业等,业务能力在不断增强。我想强调的是大家还要将外汇影响考虑在内;另外,在计算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时还要考虑到今年一季度(相比去年)少了一天。
美银美林分析师Justin Post:
菲利普,之前您提到谷歌AI Overviews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搜索功能使用率。我的问题是,目前您对公司整体的用户搜索使用率表现有何看法?随着越来越多的AI功能集成到搜索业务中,您认为这会给搜索业务带来哪些变化?是否会加速用户的搜索使用率?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YouTube业务。我看到现在YouTube上的内容正在从“专业内容”转向“用户生成内容”,这对YouTube的使用率有什么影响?管理层认为这种转向对YouTube业务利润有何影响?
桑达尔·皮查伊:
搜索业务方面。从整体来看,搜索业务的各项指标都很健康,我们持续观察到搜索业务的用户使用量逐年增长。AI功能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用户搜索量的强劲增长,我们几乎在所有用户群中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包括年轻用户在内。目前来看,我们的AI搜索功能广受好评。
在如今的“AI时刻”,我相信我们的搜索业务将持续向好。我们前面也提到,今年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搜索功能上的创新,这将推动我们的产品进一步发展。随着我们不断优化搜索功能,让用户能够更简单地与之互动并提出问题,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有机会推动搜索业务实现更进一步的增长。
菲利普·辛德勒:
YouTube方面。
首先,第四季度YouTube广告在总体上实现了非常健康的增长,增长主要来自品牌广告与直接效果引导(Direct Response)广告。具体来看,美国大选直接带动了品牌广告收入的增长,我们观察到相关的费用支出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此外,金融、零售、科技等垂类行业也为我们的广告业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体来看,YouTube广告业务各项运营指标表现强劲,用户观看时长增长稳健。这些都为我们关键业务的变现,如YouTube Short等,奠定了基础。
另外,你的问题还提到了UGC(用户生成内容)。一直以来,创作者都是YouTube成功的核心,他们也是我们最关心、最关注的。YouTube拥有强大、稳定的UGC,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目前,YouTube上已经有超过300万个频道加入了“YouTube创作者计划”。总之,我们对YouTube目前的定位及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
富国银行分析师Ken Gawrelski:
我的两个问题都有关大语言模型Gemini。现在有新闻报道称,针对Gemini,管理层在公司内部已经设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即要在2025年年底前加大Gemini用户数及模型使用量。如此看来,管理层计划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加大对Gemini产品的积极营销?还是说会加强Gemini在现有产品中的集成?比如将Gemini集成到Google搜索、邮件、地图等应用中?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层如何看待Gemini未来的变现机遇?目前Gemini向用户提供Premium版、免费版两个版本。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层是否计划在Gemini中插入广告组件?能否请管理层与我们进一步分享?
桑达尔·皮查伊: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Gemini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特别是在2024年下半年。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提高了用户使用程序的便捷性,比如我们已经在iOS系统中上线了Gemini应用程序,目前得到的反馈非常积极,用户对此特别感兴趣。我们相信此举能有效带动Gemini的用户数增长。我们还在上周推出了Gemini 2.0 Flash模型,这是用户可以免费使用的功能最强大的模型之一。此外,我们还向用户推送了一系列机遇Gemini模型的应用程序,如Gemini Live,以及针对付费订阅用户的Gemini Deep Research。
因此,我相信随着我们持续不断的创新,并将创新不断与产品相结合,这些都有利于带动Gemini模型的用户数与使用量。今年,我们将推出更多Gemini驱动的产品与应用。我们目前已与三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届时Gemini将深度整合至三星旗下的部分产品中。我相信,这些举措都有利于促进Gemini模型的使用。
变现方面。目前我们的变现渠道仍然只有订阅,我们向用户提供免费版及订阅版两项套餐。但从谷歌的过往经验来看,我们的思路一直是以用户体验为主,随着产品在用户中的接受度逐渐提高、用户规模逐渐覆盖至数十亿,届时广告会成为我们变现的重要渠道。大家可以从YouTube的变现思路中观察到这一点。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步向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但就今年来看,我们还是会专注向用户提供订阅版Gemini,不考虑其他变现方式。(完)
责任编辑:刘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