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云养经济”,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远程认购动植物或农产品,商家承诺给予定期返利或实物回报,主要涵盖“云养殖”“代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形式。这一模式有助于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还能让消费者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乐趣。但一些不法分子对其动起了歪脑筋,利用大众对田园生活、有机生态、智慧农业的向往,精心编造一个个极具诱惑力的投资美梦。这不仅使投资者遭受损失,也对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多方面破坏。
“云养经济”骗局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原因在于其迷惑性极强。这类骗局常常披着“农业+科技”的华丽外衣,精准抓住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以及投资回报的渴望,却全然忽视了农业产业周期长、利润率有限的客观事实。例如,在2024年11月上海警方公布的一起“云养牛”骗局中,某平台宣称在海外拥有牧场,投资者可远程监控牛的成长情况,甚至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3%。事实上,一头牛的成长周期通常需要2年至3年,在此期间,饲料成本、疫病风险、市场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相互叠加,导致利润率受限。该平台承诺的收益率明显背离投资常识和客观事实,并且所谓的国外牧场也是虚构的,“实时监控”也是盗用他人视频的骗术。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骗局还往往披着“政策支持”的外衣。不法分子刻意夸大国家对智慧农业、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将平台包装成“科技助农”的典范,甚至组织线下参观、邀请专家站台,进一步模糊了合法与违法《幸运中彩票最新版》的界限。普通投资者既难以核实养殖基地的真假,又缺乏辨别金融骗局的专业能力,最终沦为“待宰的羔羊”。
此次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风险提示,是继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警示后,监管部门再次对“云养经济”乱象敲响警钟。风险提示既揭露和震慑了犯罪行为,也有助于提升公众认知,提醒广大公众,世上不存在稳赚不赔的买卖,农业也不是能快速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业。面对“高收益、零风险”的承诺,大家不妨多问几个问题:真实的种养基地在何处?产出如何与承诺的收益相匹配?资金监管是否透明?这些问题往往能够撕开骗局看似精美的伪装。
“云养经济”领域乱象频发,反映出公众对农业创新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要遏制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期待行骗,一方面要打出“组合拳”,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引导资本流向真正有价值的农业项目,夯实农业生态的信用基础。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只有让技术服务于真实生产场景,让创新扎根土地,才能防止“云养经济”这一助农利器被不法利用。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当明白,任何脱离实体产业、异化为金融游戏的新模式,最终都只会害人害己。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推进ESG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 ➣是幸运中彩票最新版企业行动有效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近 ♌半数上市公司落实了碳减排行动,超半数上市公司在2021年增大♈环保投入力度,工业行业减污控排力度空前。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改 ⛎善也从侧面印证了企业的努力。近十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 ♍放下降34.4%,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降至2021年的56%,PM2.5全国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 ❡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
三是提升专业能力,探索中国式健康保险发展模式 ☽。首先,完 ♓善行业经营标准,推动健康管理经营标准和商业健康保险药品器械目 ⏩录的制定和实施,加快研究制定护理人员和护理机构服务评价和管理♈标准,探索研究医疗机构和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分级评级标准。其次 ⛅,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 ➨,推动健康保险业务实现分账户独立核算,指 ☽导和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最后,探索专业化经营 ♊模式,出台政策鼓励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在 ♋护幸运中彩票最新版理服务、创新药研发等健康产业的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资源整 ♍合。
本报记者 王化贞 【编辑:杨霁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