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承建的大型现代化渔港在加纳传统渔业社区落成
记者 俞懿春
加纳首都阿克拉的传统渔业社区詹姆士敦,曾经是当地最贫困的区域之一,百年历史的旧渔港设施破旧,阻碍了当地渔业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承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渔港的落成,改变了詹姆士敦的面貌。
据承建方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历时4年,包括渔港水域港池、航道疏浚工程以及办公楼、交易市场、加工区、商业区等有关工程和配套设施,为当地创造3000余个就业岗位。
“这里不仅可以靠岸卸货、进行交易和生产加工,还可以维修渔船,既安全又方便。”45岁的渔民科菲·亚杜说。项目建成前,亚杜的渔船返港时只能在沙滩上卸货,“船只经常在风浪中被掀翻,鱼货损失很大”。潮水的不可预知性常常让渔民们措手不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让很多家庭无法维持稳定的生活。
目光投向新建的港口,亚杜说:“特别重要的是,港口附近有了冷库,我们不再担心鱼货存放不住的难题。”37岁的渔民阿玛·库玛对此深有同感:“以前没有合适的冷藏设备和处理设施,我们捕捞到鱼后只能立即出售,价格常常因市场需求的波动被压得极低,现在再不用担心了。”
詹姆士敦渔民协会会长阿玛·武鲁表示,中企新建的港口设施使得渔民的工作更加高效和安全,社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因此提速。“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人,渔港带动的周边产业已经成为我们村的重要经济支柱。”武鲁特别提到,项目建设还带来了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渔民们掌握现代捕鱼技术和设备维护方法,“这让我们的工作轻松多了”。
项目建设过程中有200余名当地员工参与,工程师马文·加纳是其中之一,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大林”。受益于项目部“中加导师带徒”等属地化员工培养机制,大林目前已经完全融入中方管理体系,并成长为一名技术型人才。大林认为,加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新生 ♈儿、婴幼儿 ✊发烧时,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建议口服退热药,如孩子体温不超过37.5℃ ♌,吃奶精神状态还可以 ❡,可先物理降温。早产儿/新生儿 ♋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展为重症 ♋,如体温持续升高,出现精神差, ♍及时就医。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服用自 ♒行澳门123手机购买的感冒药,家长可先喂适量温水。
全国疫情逐步放开,市场预期改变,聚酯产业链需求边际好转 ⛳,带动一波淡季补货从而激发终端织造备货意向,下游采买热情提升 ♑,聚酯产品库存去库。隆众资讯统计,截止12月15日 ☸,POY工 ❣厂库存在23.7天,环比-20.47%,FDY工厂库存在23.3天,环比-18.25%,DTY库存在28.4天 ❥,环比-21.76% ♈,涤纶短纤库存4.33天,较上周下滑1.82天。下 ⛲游阶段性刚需补库,聚酯仍以去库为目的,负荷下滑减弱对PTA的 ⛄需求支撑。
本报记者 朱震亨 【编辑:刘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