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螺纹钢价格跌幅已超过10%,钢材市场传统的“金三银四”似乎失效了。
上市钢企一季度业绩承压,也进一步反映出今年钢材市场的不景气。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有17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
据中钢协4月2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1.49%。
钢企业绩分化明显
新兴铸管4月26日晚间披露,一季度实现营收118.51亿元,同比减少8.81%;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减少40.02%。
新兴铸管称,1~2月份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钢材市场启动较慢,受粗钢产量增长的影响所需原燃料也随之增长,原燃料的高需求又导致进口矿和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并严重地挤压钢材的盈利空间。公司一季度因铸管产品已签订单项目启动较晚,1~2月份销量不及预期及去年同期。从3月份开始许多项目集中开工,铸管产品的接单量及发运量大幅度增长。
银龙股份(603969.SH)同期营收约4.81亿元;净利润约3352万元。而年报显示,2022年,银龙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钢绞线占比51.39%,钢丝占比35.92%,轨道板占比5.75%,钢轨销售占比4.7%,其他业务占比1.38%。
同期,沙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8.84亿元,同比下降16.26%;净利润5148.96万元,同比下降73.88%。此外,首钢股份一季度净利润也亏损5847.66万元,较上年同期降幅为105.48%;鞍钢股份则预告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4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约110.05%。
总的来看,钢铁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4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一季度信息发布会,对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介绍时提到,一方面,钢铁供给强度高于消费增长,企业库存同比上升。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1%,而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仅同比增长1.9%,且钢铁企业的钢材库存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行业利润下降明显,应收账款增长较快。据中钢协统计,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1.49%;3月末,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到1739亿元,同比增长16.72%。
行业人士指出,受房地产低迷态势难以迅速扭转,制造业利润下滑、投资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居民消费需求低迷以及传统外贸出口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钢材市场依然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钢价刷《彩神v在线登录》新年内新低,后市能否止跌
3月中旬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行,并不断刷新年内新低。
4月24日,上期所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继上周五失守3800元/吨关口之后,再次下破3700元/吨关口,最低报3690元/吨,刷新今年以来新低价格。4月以来螺纹钢价格跌幅已达10%。
现货市场上,一季度钢材价格降幅较大,原燃料价格降幅较小。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一季度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17.32点,同比下降13.68%;重点钢铁企业炼焦煤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4.7%;一季度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27.06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同比下降9.13%。今年初以来,尽管钢材价格逐月有所回升,3月末CSPI为118.54点,比去年末上涨2.88%,但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呈逐月上涨态势,3月份达到117.7美元/吨,比去年末上涨27.8%。
不过,下半年钢材市场价格可能止跌回升,汽车、船舶业用钢需求将出现新变化。钢之家董事长吴文章近日在一次行业论坛上表示,全球铁矿石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供求格局面临再平衡。伴随这两年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大幅增长,所形成的产能也将投放市场。海外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也正在逐步缓解,我国煤炭产能产量和进口量大幅增长,预计炭和炼焦煤供应将会明显改善。
面对接下来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吴文章预计,今年我国粗钢市场消费量总体较去年基本持平或略低,二季度钢材市场价格将总体以震荡下跌为主,下半年有望出现止跌回升态势,价格回升将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复苏情况和查处违规产能的力度。钢之家初步估测,全年普通热轧钢材均价在4000~4100元/吨,进口铁矿石均价100美元/吨,焦炭均价将较去年下降400~500元/吨。
新浪科技一大早来到硅谷银行在圣克拉拉的网点。银行已经开 ⛻门营业,门口站有保安 ⛄,看到有人走近就开门欢迎。但在新浪科技表 ⏰明来意之后 ♌,工作人员婉拒了置评请求。彩神v在线登录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 ⛔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 ♍,占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 ♿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 ⏲。但伴随市场规模持续 ♎增长与新消费模式的涌现,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消费乱象。
本报记者 罗荣桓 【编辑:张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