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业各层级选手的核心目标正在变成“留在牌桌上”,饮鸩止渴的行为必不可免,但绝非真正出路
财经十一人 文 |周掌柜
卷软件:特斯拉的绝招
卖车可以不赚钱,以高毛利软件卷赢价格战
2024年是中国本土品牌进一步巩固江湖地位的重要时间点,这已经给传统车企特别是外资车企带来巨大的变革压力。外资汽车品牌如今可以划分为两类:特斯拉和特斯拉之外的外资汽车品牌。马斯克给特斯拉设计的战略逻辑完全不同于传统德日美车企。他多次表示:“销售额增长优先于利润,最终将通过自动驾驶软件而不是汽车创造收入”。换句话说,马斯克不打算通过汽车硬件制造和销售获取利润。目前这个战略定义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汽车品牌商的共识。马斯克“卖车可以不赚钱”的底气,既来自特斯拉“软件驱动硬件”这一长期战略的坚定,也来自特斯拉即将上线的FSD V12的直接支撑,这个战略是否正确,落地检验期越来越近了。近期,特斯拉宣布已开始向内部员工推出完全自动驾驶(FSD)V12版本。特斯拉最新版本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根据深度学习的数字神经网络,不依赖高清地图。目前,已经有数百万辆特斯拉电动车上路行驶,官方数据显示,特斯拉已通过现有上路车辆,拥有总行驶里程达到3亿英里(约4.83亿公里)的FSD测试版数据。随着产品应用布局的下探未来低价车型和保有量规模的持续扩大,其自动驾驶数据源将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特斯拉自动驾驶可验证数据应该还是汽车品牌商里最多的。特斯拉最新明确的里程碑是DOJO超算中心去年7月投产。预计今年2月达到等效于10万个英伟达A100的算力,成为全球前五大计算中心。在此基础上,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的迭代速度会进一步提升。基于规模化布局所带来的数据体量和自研算力的处理能力优势,将转化成特斯拉自动驾驶的长期优势。特斯拉的另一个优势是技术硬件成本和场景应用优势所带来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化能力。比如,特斯拉的视觉识别系统在与其他竞争对手动辄增加配备1颗-3颗激光雷达(单颗成本约在1万元左右)相比,硬件搭载成本优势很大。加上视觉识别技术独有的优势:应用场景的无限制性(无需高清地图),特斯拉已经在为无人驾驶的全面应用进行布局。去年11月17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这个政策极大利好特斯拉——特斯拉也将有可能接入FSD功能。换言之,自动驾驶软件的平台化、垄断化、硬件成本的极致简化和低利润,给特斯拉在中国造就了一条护城河。基于“软件驱动硬件”和“智能化重构汽车使用体验”的产品研发战略,特斯拉的产品体验已经领先,再结合马斯克的长期布局,和全球化的规模和成本把控能力,特斯拉卷的优势不小。在这个基础上,特斯拉要卷软件利润,逻辑就通顺得多了:硬件制造上实现规模化的降本;推出更低价格的入门级车型,作为自动驾驶的硬件载体,大规模的的渗透和应用。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支撑特斯拉自动驾驶订阅服务式的商业模式。综上,特斯拉保持先发优势应该没有悬念。
卷成本:比亚迪火候到了
用规模颠覆一切,多年布局,终成正果
中国最有实力和特斯拉正面竞争的对手已经出现,即比亚迪。销量领先的理想最容易感受到比亚迪的压力,2023年比亚迪总销量302.44万辆,理想作为新势力龙头只有37.6万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就销量与整车毛利率的关系表示:“如果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五六千台/月,理想汽车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大部分同行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明显好过理想的,是值得认真学习的。大家更容易出问题的不是成本而是销量,汽车这个行业的属性,对规模的要求太苛刻了。”也就是说,理想内心敬畏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比亚迪2023年总销量完全超过特斯拉180万辆规模,包括纯电动车。这家公司电池制造起家,依靠创始人王传福强大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和务实的工程师思维,通过可靠的新能源产品技术以及极致的性价比,与特斯拉一样具备了领先的规模化布局和盈利能力。根据财报,比亚迪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22.75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净利润213.67亿元,同比增长近130%。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约208万辆。这家公司正在利用其强大的整合供应链布局,通过更高的产品性价比,用更大的规模化布局能力,以高强度的竞争策略,抢占日渐红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手机、电池、电动车,再到三电系统、半导体,乃至光伏,比亚迪的新能源产业链帝国在一步步构建。这个帝国甚至可以简单断言,就是为了“卷价格”设计的,说整个比亚迪战略逻辑设计基于“内卷”并不为过。比亚迪对于广汽、上汽、一汽等厂家的压力显然是致命的。在传统车企中做的比较好的广汽埃安,通过旗下车型在网约车市场的高口碑,2023年9月-11月的销量连续超过4万辆,在网约车的市场占有率方面领先,并在近期寻求上市。传统厂家面对压力,想尽各种办法和比亚迪争夺面向广义大众“低价好用”的心智印象。不过,强者恒强大概率还会上演。比亚迪的快速崛起在产品力高度同质化、研发周期大幅缩短、竞争高度激烈的汽车市场,技术、场景、功能、品牌的定义难以筑牢核心竞争壁垒应该会进一步加快,随着多个产品系列竞品的推出,以及国际化的放量,进攻性大概率还会增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比亚迪的全球化布局,或许这将是这家公司明年的的最大看点。这方面不仅从落子匈牙利、泰国以及巴西的全球化支撑看到,也能从其全球遵从和合规政策中看到这家公司的巨大进取心和战略判断力,比亚迪瞄准了更大的发达国家市场,所以在公司战略上选择非常克制,比如进入乌克兰,而没有进入俄罗斯,后面的考量耐人寻味。2024年比亚迪的总体规模应该是“稳中求胜”,预计其目标应该区间为360万-400万辆之间。从国内市场来看,比亚迪目前主要增量应该是新推出的车型,比如唐max、MPV车型、海洋皮卡、豹3、豹8等,谨慎估计可以贡献30万-40万辆左右的增量,而其他的增量部分主要是看全球海外市场了。比亚迪在欧洲的负责人Brian Yang在此前接受《欧洲汽车周刊(Automotive News Europe)》时表示,“比亚迪的欧洲市场目标份额是新注册汽车的5%。”如果对比2023年1月-11月欧洲电车销售数据来看,5%差不多是斯柯达目前的位置,斯柯达在2023年前11个月销售量为6.2万辆,而比亚迪同期是1.3万辆。比亚迪另外两个主攻的市场来看,东南亚市场应该是比亚迪2024年增量主要来源,其在泰国的工厂将于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量为15万辆,可以充分满足东南亚市场的需求。相比之下,2024年南美市场应该仍然是“增长快,数量少”的特点,但随着比亚迪在巴西的三座工厂年底的竣工,可以给2025年打下更好的基础。简单说,价格战方面比亚迪的杀伤力绝对不低于特斯拉,特别是对于“消费降级”的理解,2024年比亚迪的布局展开势必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内卷程度。
卷出海:艰难的必选项
不仅卷资本,还要卷全球市场布局
实际上,不仅比亚迪对出海有大格局谋划,其他品牌同样不甘示弱,2023年以来,车企出海热度高涨。对于品牌车企来说,当前国际市场体量增速和利润空间,有望对冲本土市场不景气预期所带来的风险。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相较国内2023年1月-11月零售同比微增5.3%,1月-11月乘用车出口345万辆,同比增长64%。对于主机厂而言,加速国际化战略落地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出口汽车和利润空间,持续深耕,获取可持续的销售市场,建立企业全球化抗风险能力,更是品牌车企的必然选择。当前跨国车企巨头丰田、大众,虽然都面临中国市场经营情况下滑的考验,但全球业务其实不错。根据2023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丰田汽车的全球营收为775.2亿美元,利润达97.9亿美元,成为了第三季度全球车企中赚得最多的车企。大众汽车的营收达到了865.7亿美元,利润达到了53.7亿美元。这些利润均主要来自全球市场的贡献。目前已经有一些燃油车品牌在出海战略上做法可圈可点。奇瑞是其中一个代表,在“无内不稳,无外不强”战略指引下,这家公司从2001年开始布局国际市场,2023年1月-11月出口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得益于成熟的产业链、全球研发体系、属地化运营模式,奇瑞汽车的海外和国内市场销量几乎已平分秋色。另外,上汽旗下的名爵品牌在欧洲被当地依然以英国传统品牌获得认同,也是很成功的“借壳上市”案例。资本合作是出海的另一种姿势。2023年12月18日,蔚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获得来自阿布扎比政府拥有多数股权的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总额2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CYVN将实益持有蔚来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约20.1%。这种大手笔的大股东引入,有分析认为,也是为了出海做准备的。CYVN递过来的橄榄枝,不仅是资金,还有跨国的市场。可以预见,蔚来国际化下一站,就在中东。阿布扎比的大手笔投入,会帮蔚来在中东、欧洲和美国设厂铺平道路。不过,已经不止一家电动新势力瞄准了中东。近期,理想、哪吒等新势力车企,均公布了进军中东市场的规划。中东地区有其特殊性,在政府层面就寻求产业和能源结构多元化,理想看起来是其目前最具有市场战略价值的合作伙伴。不过,客观看,电动车企的出海的风险会比燃油车更大一些。特别是能源来源的不同,电动车从产业链布局、产品结构和定义、补能体系、使用体验和燃油车都有较大的区隔,上述产业链革新都需要长期构建。不少国家和地区电力价格昂贵,电动车并没有显现出中国市场那么强的养护成本优势。重要的是,电动车的消费习惯也需长期、持续的市场教育。中国电动车出海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全球区域保护主义抬头,本土厂商利益或将较大影响中国品牌当地市场的布局进程。近期德国已宣布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计划将在2023年12月18日提前终止。早前,慕尼黑车展后,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时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些都是“卷出海”的重大挑战,但逾越了这个挑战注定会成就下一个里程碑。
卷生态:华为最熟,小米待考
传统车企做供应链,鲶鱼公司做生态
(作者为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欣孚智库首席顾问刘洋对此文亦有贡献;编辑:谢丽容)
2020年7月9日♈,21岁女孩李某月离开南京居住的小区后失 ☽联赢咖1会员登录。
“怎么是你呀?”
本报记者 哲别 【编辑:祁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