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2月14日电 (李明芮)梳理、称重、漂染……2月14日,在菏泽市鄄城县发制品产业园内,工人们有序地将一件件假发制品按照既定工艺从雏形制作成成品,全身心投入发制品订单生产中。
鄄城县素有“北方发都”之称,是闻名海内外的“人发之乡”,也是全国重要的发制品原料购销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为加快发制品产业抱团发展,该县商务部门精心筹备“中国发都”鄄城发制品博览会,邀请国外采购商、行业人士参会洽谈,同时该县还积极组织发制品企业“走出去”,参加国际展会。
记者采访获悉,为深入开展发制品企业品牌提升工作,鄄城县还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展示展销中心和国际营销网络,力争注册国际商标品牌20家以上。
鄄城县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走出国门的举措,是山东各地多向发力推动“鲁字号”产业走出国门的缩影。近年来,山东通过建设海外仓、设立外贸外资工作专班等方式,不断推动优势产业站上国际舞台。
蛇年新春刚过,位于菏泽市巨野县田庄镇的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热闹非凡,工人们忙碌在各自工位上,加紧生产来自德国一家公司的食品用藤编篮订单。
该公司是一家集加工、生产、销售、出口为一体的综合型工艺品加工企业,以本地优质的柳树为原料,生产柳编收纳筐、编织桌、编织装饰品等20多款编织产品,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0万多件。
据了解,近年来,巨野县通过设立外贸外资工作专班,实行党员干部包重点企业、恳谈会等制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和出访活动,帮助企业不断开发新客户,加大进出口力度。2024年,巨野县84家外贸企业实现顺势增长,全年进出口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每年春节,中国结的海外订单量不断上涨。据中国结电商销售企业、临沂巧艺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介绍,他旗下有“福源祥”“聚宝”“家和福《彩票CC》顺”三大中国结品牌,中国结一直是国外客商们的选购重点。
为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郯城县将发展直播电商作为推动地方产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抓手。目前,红花镇共有电商企业250余家,80%以上以经营中国结为主。红花镇的编织专业村已达70个,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到1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位于淄博市张店区的淄建集团,作为山东省较早开展海外业务的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走向海外。近年来,集团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实现了从单一的建筑施工承包向EPC工程总承包的转型升级发展,开辟了波兰、尼日利亚、也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建筑市场。
为推动地方产业走出国门,张店区大力招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类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出口导向型企业,提升外贸发展质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