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上市以来,铭利达光伏业务的销售占比逐年上升,随着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日益凸显,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变脸”。受产品市场价格暴跌影响,公司2024年度拟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97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出现“存贷双高”迹象,截至2024年9月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4.75亿元,长短期借款也高达12.87亿元。叠加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公司或潜藏资金占用风险。
“踩雷”光伏 经营业绩“大变脸”
铭利达专业从事精密结构件及模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的业务领域为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占据绝对的业务比重。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下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38亿元、32.19亿元、40.70亿元和11.0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21.18%、75.16%、26.42%和-46.5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36亿元、2.84亿元和-1.04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10.51%、142.52%、-15.48%和-154.72%。
2024年度,公司预计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归母净利润亏损3.7亿元到4.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8亿元到4.9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铭利达的经营业绩与下游市场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光伏行业。
招股书显示,在光伏领域,光伏逆变器生产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结构件、电子元器件、辅助材料等。其中,结构件主要为塑胶件、压铸件、散热器、散热片等。公司已具备光伏逆变器多品类结构件及配套连接器组件的生产与供应能力。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光伏板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36亿元、17.65亿元、23.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92%、54.83%、58.03%,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1年至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行业的高度发展,公司业务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然而随着光伏行业高速扩产“竞赛”,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约400GW,而我国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已经维持在900-1200GW左右的水平,即我国光伏产业供应远超全球装机需求。抛开特定技术类型与应用场景的较高需求而言,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行已成定局。
在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光伏主产业链价格遭遇“腰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生存环境恶劣,上中游制造商利润被压缩,面临重新分配。
此外,汽车业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彩票平台下载》也在逐年上升,2023年的销售收入占比已接近三成,仅次于光伏业务。
然而,传统燃油车增长空间有限,新能源汽车又疯狂“内卷”,公司前景恐难言明朗。随着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降本的压力从市场传导到车企,再一层层传到上游供应链。要求供应商降价、延后支付账期、使用金融产品而非现金结算货款,种种手段,车企将价格战的战火烧到供应商身上。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由上年的21.72%下降至18.87%,其中汽车板块的毛利率为12.05%,较上年下降了7.84个百分点,仅是光伏业务的一半左右。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继续下降至13.36%,上年同期为19.94%。
对铭利达而言,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已成定局。而随着2025年下游市场存量竞争延续,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公司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不好过。
或存在资金占用风险
截至2025年2月10日,铭利达多位大股东存在质押公司股权的情形。
Wind数据显示,控股股东达磊投资持有上市公司15289.3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22%;累计质押公司股份3500万股,占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为22.89%,占总股本比例8.75%。
第二大股东张贤明持有公司4020.9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05%;累计质押公司股份2180万股,占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为54.22%,占总股本比例5.45%。同时,张贤明与铭利达实控人陶诚系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自2019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综上所述,公司目前被质押股份合计56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到了14.20%。公告显示,上述股东股份质押的质权人均系深圳市中小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控股股东面临财务困境,其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将成为其资金链的“压力阀”。
与此同时,铭利达目前还出现“存贷双高”的迹象,叠加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或潜藏资金占用风险。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4.75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及长期借款分别为9.86亿元、0.14亿元和2.87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12.87亿元,存贷比约为1.15。
《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账面余额2.23亿元,2023年末仅为0.76亿元,增长了近2倍;货币资金受限比例高达31.95%,受限原因系信用证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司法冻结。
铭利达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001万股,发行价为28.50元/股,原拟募集资金7.81亿元,用于“轻量化铝镁合金精密结构件及塑胶件智能制造项目”4.81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42亿元,超募资金达2.61亿元,分别投向“铭利达重庆精密结构件及装备研发生产项目(二期)”1.78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0.75亿元,未确定用途资金813.92万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实际募集资金投入金额6.97亿元,其中3.75亿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智能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投资进度分别为76.23%、54.73%,研发生产项目(二期)尚未实施。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