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商务印书馆“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26日在京开讲。第一讲主题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直言,“濒危语言的消失,不只是工具的消失,更大程度上是文化的消失。”
当今,语言的消亡是个世界性问题。曹志耘教授在讲座中通过数字论述了这一形势的严峻性:在国内,除汉语之外的128种语言中,有24种使用人口在千人以下,11种语言使用人口在百人以下。不少语言以及方言衰亡速度日益加快,珍贵的语言文化资源正在快速流失。如何及时有效地保存和保护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3年就确定当年为“抢救濒危语言年”,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在2015年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
他重点介绍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方言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文献典藏、采录展示平台建设等方面,以抢救、记录语言为核心,在全国共设立了1712个语保工程调查点,102个语言文化调查点,广泛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进行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基础性成果,进而进行深度开发应用,为我国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用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该工程的指导下,大批学界专家走向田野,投身语言文化保护工作,他们记录着语言,拍摄着当地的特色文化,他们与时间赛跑,赶在消失前为它们留下自己的声音。
讲座之后,曹志耘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莉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锦芳围绕保护语言文化的目标任务、机制理念、方式方法、难点困境、社会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与线上线下的读者精彩互动。他们一致认为,语言文化保护势在必行。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第一时间记录、整理、加工实态语料,在汉语方言资源调查保存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调查保存两个项目的基础上完成所有语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整理分析和应用展示等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学者们采用了文字和音标记录、录音、摄像、照相等多种手段。除了传统的记音方法以外,还采用先进的录音设备和录音软件,以及方言科技产品、方言机器人、短视频手段等,对所有调查条目的说法进行录音。此外,还要对部分语言方言文化现象本身(例如婚礼、丧礼、春节、元宵节、民歌、曲艺、戏剧等)进行摄像,采用高像素专业相机,对所有调查条目的实物或活动进行拍照。
专家们还提出,普通大众也可以是语言文化保护工作的参与者。比如,组织或者参与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化活《凤凰棋牌旧版com》动,制作和宣传不同媒介形态的语言文化产品,推动语言文化资源应用到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当中。
作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中国濒危语言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一批20册于2017年出版,第二批30册于2022年出版;《中国濒危语言志》第一批30册2019年出版,第二批20册预计2024年完成出版。
“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是商务印书馆借助历史陈列馆开馆之机而启动的知识性文化性普及性讲座。商务印书馆将邀请众多大家、名家,在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开启“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海外新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推动全民阅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