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聚焦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201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突破,例如设立北交所,实施全面注册制等,都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作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行业内,开源证券厚植北交所、新三板业务,持续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综合服务,研究团队连续多年获资本市场中小公司研究第一名。
2023年,开源证券在国内首次发布 《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今年2月底再次发布《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蓝皮书》(2024版),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重点解读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推国家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以及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赋能作用。
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全《Bob体育手机客户端下载》方位政策体系
为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推出了覆盖财税扶持、融资支持、创新提升等多方面的“专精特新”相关政策,并已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全方位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国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重点从培育认定、金融支持、人才保障等多维度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工信部启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并依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调整了认定标准,对专业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的部分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培育方面,2023年年初,工信部启动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遴选工作,复核评估已入选的第二批企业,体现了政策对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规模扩容和质量提升的双重重视。
金融支持方面,工信部与证监会联合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精准对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上的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需求,以高频次、高效率的投融资路演活动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人才支持方面,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开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已落地实施,旨在鼓励创办创新型中小企业,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用工需求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技术创新方面,工信部等10部门印发了《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通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闭环激励环境,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方政府加紧出台关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政策,协同金融机构以加大奖补和融资支持力度为重点,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各类综合性服务。
截至2024年2月,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过10.3万家。2023年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共评定3671家企业,相较2022年虽有明显下降,但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已达到12192家,“单项冠军”1186家。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政策高效推动下,专精特新企业不仅获得了高质量发展,也为助力国家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了力量。
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贡献卓越。截至2023年12月27日,8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共计39608项,平均每家44.75项,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信息,截至2023年4月,我国至少已经攻破了包括重型燃气轮机、光刻胶、微球等在内的21项关键技术,另有部分技术的攻关情况尚未公开。几乎每一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都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主导或深入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依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壮大也将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成长为“大冠军”的发展机遇。
截至2023年12月,在已经上市的8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占比达到92.99%。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聚集了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少数子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说明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赋能 “专精特新”
从整体看,支持与服务优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逐渐成型。
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为包括“专精特新”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融资环境,上市条件更侧重于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合规性,而不仅仅关注传统的财务指标。投资者将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行业地位、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进行价值判断,有利于帮助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2023年9月,北交所“深改19条”正式发布,以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扩大投资者队伍、持续丰富产品体系等为重点改革方向,从投资端、交易端、企业端等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意在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
在上述背景下,2023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专精特新挂牌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加,IPO融资和定增融资占比进一步提升,营收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研发投入水平及专利产出能力均显著领先于一般企业。
截至2024年3月20日,在工信部公示的129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A股上市。其中,沪深主板209家,创业板363家,科创板305家,北交所123家。与此同时,另有9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514家处于新三板创新层。
营收规模方面,2023年已披露数据的478家“小巨人”上市企业共实现营收4960.58亿元,同比增长3.73%。
IPO融资方面,2023年全年及2024年1—2月,共计150家“小巨人”企业在A股成功上市,占全部IPO数量的47.92%;IPO募资额达到1215.26亿元,占比32.47%。同期,“小巨人”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合计募资553.35亿元,占比10.8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专精特新”属性突出,为众多小体量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机会,是服务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其“专精特新”属性持续强化。截至2024年3月20日,北交所市场已拥有专精特新企业180家,占比达到73.47%。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占比达到50.20%。
健全 “专精特新” 政策支持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专精特新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其培育与发展仍存在一些提升空间。例如,“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的基础仍存较弱领域、直接融资比重相对仍显偏低、企业出海能力仍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精特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有待进一步优化解决。
一是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少。在“百十万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目标目前仅完成21.5%,相对其他三个层次企业的梯度培养目标完成较慢。因此,应重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带动能力。
二是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往往需要企业支付较高的利息或费用,且融资规模受制于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和额度限制。相对而言,直接融资的优势在于资金供给充足且企业无偿还压力,能使专精特新企业更专注于执行长期创新发展战略。
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政府或可以考虑采取措施来调整优化各类基金的投资策略,尤其是提高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直接股权投资比重。
三是当前北交所在市场规模、流动性、服务体系等方面仍有一定持续改善空间。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进北交所进一步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作支撑。未来应继续遵循“深改19条”的指引,加快相关细则的制定与实施进程,稳健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四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扬帆出海,走全球化发展之路。“走出去”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共识,86%的专精特新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国际化计划。与此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当前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比较缺乏国际化人才和海外销售渠道,在国际市场的销售占比仍较低,且产品出口对第三方服务机构依赖性较强等。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有效应对挑战并提升竞争力,政府或可以考虑从拓宽视野、推进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采取行动。
责任编辑:杨红卜
果断求变,还是继续凑合 ☻?Bob体育手机客户端下载留给失败者思考的时 ⏲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是我代表德国队的最后一场比赛 ❗,我想对所有的德国球 ❡迷们说——亲爱的朋友 ⛹,这是一份巨大的享受 ➤,我们经历过伟大的时 ♊刻,我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全力以赴 ⏪。”
本报记者 徐涵 【编辑:鲁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