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2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早期生命与环境国际会议17日在西北大学开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等10个国家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本次会议以“生命之树”为主题,聚焦地球从太古宙到寒武纪的宜居性演变以及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化等领域,围绕“生命之树”的形成、宜居地球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等主题,共邀请30位专家做学术报告。
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早期生命与环境共同演化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发育生物学视角下的动物演化、大气氧含量增加对早期动物演化的影响、动物谱系演化树的建立、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等前沿科学问题,综合探讨了“生命之树”的形成和地球从太古宙到寒武纪的宜居性演变。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表示,早期生命与环境是重要的全球性议题,西北大学在地球科学与早期生命研究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舒德干院士带领的团队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早期生命演化、古环境重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理解早期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期望通过此次会议在西北大学的举办,对学校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发挥更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王军认为早期生命与环境演变在揭示生命起源、生物辐射与灭绝、环境协同演化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借助本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推动国内外研究者共同破解生命和环境演化难题。《376969跑马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号召各位与会的专家代表和青年学者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加强对学科前沿问题的把控,促进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强调“生命之树”在追溯生命起源、打造地球宜居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提升对早期生命和环境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
据悉,本次会议由西北大学和大陆演化与早期生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古生物学会以及西北大学博物馆共同承办。(完)
据介绍,“中山大学极地”号的船头经过特别加固 ⏩,船艏冰刀 ♊厚376969跑马图度达110毫米。破冰时,整个船体依靠自身强劲的动力向前劈开 ➠冰层,然后将冰面向两边推开形成航道。
湖北武汉某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宇平:我们2020年刚刚起步,大概回收了4000多吨电池,到了2021年 ➤,我们就翻了一倍,到8000多 ✊吨了。我们做了大致测算,到2030年 ⏰,如果完全 ❤把所有的退役的电池回收起来,那么它里面能够提取出的材料应该能 ⏪至少满足当年需求的50%以上。
本报记者 弗勒尔 【编辑:吴嗣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