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中国建设又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印发实施《规划》,就是要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数字中国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把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实践和实际成效。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深刻阐释了信息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数字中国建设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如何以数字中国建设助力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成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规划》的印发实施,就是要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的驱动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全过程中的融合应用,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抢占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信息化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有利契机,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前,数字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开启了一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革命性意义的数字化转型,带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再造、经济结构重组、生活方式巨变。如何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浪潮,抢抓数字化发展历史机遇,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升级重构,引领撬动经济社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当今时代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规划》的印发实施,就是要把握大势、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和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雄厚人力资源等,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当今世界,对任何国家和政党来说,互联网是重要执政条件,网络空间是重要执政环境,信息化是重要执政手段,用网治网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和体现。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规划》的印发实施,就是要把握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网络空间人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直面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共同问题,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如何把握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发展大势,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成为数字时代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和福祉的战略抉择。《规划》的印发实施,就是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化发展道路,打造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与世界各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同培育全球发展的数字新动能。
二、准确把握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任务要求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号角。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规划》明确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立足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加强整体布局、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着力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与应用,围绕5G、千兆光网、IPv6、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行业领域发展需求和特点,强化分类施策,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增强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加强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管理、整合归集,全面提升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着力深化数字中国全面赋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统筹推进政务数字化建设,打破数字孤岛。以数字技术服务党政机构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将数字化理念思维和技能素养融入履职全过程。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创作生产更多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着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推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充分享受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利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数字化治理、智慧水利建设和自然资源智能化综合监测,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基础设施等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着力强化数字中国支撑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整合跨部门、跨学科创新资源,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掌握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夯实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着力优化数字中国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健全数字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治理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开展标准研制,构建科学、高效、有序的管网治网格局。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着眼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建立多层面协同、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参与的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高质量搭建数字领域开放合作新平台,共同培育全球发展的数字新动能。
三、全面加强党对数字中国建设的领导
建设数字中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谋划、整体部署、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组织实施。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数字中国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机制创新、重大战略落地实施。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强化资源整合和力量协同,将数字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改革举措,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共同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实效。
坚持统筹联动,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数字化发展重大问题,加快推动跨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规划》制定落实方案,抓好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实见效。中央网信办将持续开展数字中国发展监测评估,优化监测和评价方法,加强对各地数字化发展的整体研判,评估实施效果,发现并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评估促发展、以评估促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按照《规划》各方面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协调配套。保障资金投入,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加快提升数字思维、数字认知和数字技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加大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人才队伍。
坚持全面赋能,营造良好氛围。增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培育建立一批数字中国研究基地,综合集成推进改革《加拿大pc2.8预测》试验。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重大活动,举办数字领域高规格国内国际系列赛事,凝聚产业和社会各界共识,让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