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旅客运输实现量质齐升。充分发挥我国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持续优化列车运行图,大力提升客运能力和供给质量,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精心组织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运输,加大热门方向运力投放,确保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加快空铁联运产品升级,大力开行旅游列车,提升老年人铁路出行体验,积极助力发展旅游经济、银发经济。深化铁路客运市场化改革,启动旅游列车市场经营权招商竞价。加大动车组列车票价优惠力度,定期票、计次票等新型票制产品覆盖62条线路、630个车站,提供“静音车厢”服务的动车组列车拓展至92列,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努力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落实境外人员乘车出行支付便利化措施,客运服务品质和旅客出行体验得到同步提升。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256列,同比增长9.4%;发送旅客20.96亿人次,同比增长18.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二是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主动担负国铁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精心组织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石油、化肥农药、防汛救灾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有力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深化铁路货运组织体系建设,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面运行。推进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物流总包业务,累计签订物流总包合同182个、合同运量3.3亿吨。打造快捷物流产品,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42条班列实现网上订舱,多联快车产品覆盖各省会城市,铁海快线产品覆盖全国主要港口。推出“铁路运费贷”“信用证结算”“铁路单证融资”等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铁路专用线12条、物流基地6个。上半年,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54万车,发送货《αpp彩民之家53040APP》物19.23亿吨,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其中6月份日均装车18.33万车,同比增长6%;发送货物3.32亿吨,同比增长6.1%,创历史同期新高。
三是铁路工程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充分发挥铁路投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拉动效应强的作用,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工程建设,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我国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池州至黄山高铁、兰张高铁兰州至武威段、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杭州至温州高铁、宣城至绩溪高铁、包银高铁惠农至银川段等在建项目顺利推进,一批重点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工程和联网、补网、强链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宜昌至涪陵高铁、铜仁至吉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累计开通新线979.6公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四是服务国家战略取得重要成效。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部署,积极推动铁路“走出去”,精心组织境外铁路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老铁路增开1对国际旅客列车,上半年发送跨境旅客11.7万人次,发送跨境货物278.3万吨,同比增长20.7%。雅万高铁累计开行旅客列车突破1万列,客流保持高位运行,极大便利沿线民众出行。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边境苏博蒂察段实现铺轨贯通,中吉乌铁路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持续打造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铁路国际联运品牌,上半年中欧、中亚班列分别发送104.1万标箱、42.9万标箱,同比增长11%、13%,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较好地服务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上半年公益性“慢火车”运送旅客554.6万人次,创新打造“乡村振兴列车”服务品牌,向帮扶地区发到货物3.82亿吨,进一步提升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普惠性、均衡性、可及性。
五是铁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发挥铁路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力度,智能铁路技术创新持续深化,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运输组织等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推进CR450动车组样车研制,时速400公里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发创新团队获首届国家工程师奖团队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铁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国铁路技术世界领跑优势不断巩固扩大。
六是运输安全保持总体稳定。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大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超前防范、源头治理,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持之以恒深化安全基础建设,加快构建高可靠的铁路现代化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科学防洪、主动避险,成功应对多轮大范围强降雨考验,保证了铁路干线安全畅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客货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国铁集团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上半年运输总收入完成4841亿元,同比增长4.7%;资产负债率64.55%,较上年末下降0.99个百分点,铁路经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