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3年12月14-15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邓志超出席并做报告说明。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论坛主办方的邀请,接着景所长所说的,离岸金融对金融强国有什么样的意义?我的一个理解,金融强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用中国整体的金融能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做竞争和比较。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金融开放的新方向,发展离岸金融,副标题是关于中国离岸金融指数报告的一个介绍。
今天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第一个方面是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研究的背景;第二方面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计划;第三方面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展示。
正如之前帅师秘书长所说的一样,发展离岸金融是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以及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发展理论不够成熟,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清晰,风险管理不完善,这就形成一个矛盾,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推进发展,一方面还有一些短板问题没有解决。同时,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海国际经济研究院以及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三家单位,委托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来承担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研究这么一个项目,以期通过指数研究的的方式,对中国离岸金融的理论进行一个突破,由此推动中国离岸金融的实践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离岸金融,中央和国家一直都有大力的政策支持。1997年人民银行颁布了《离岸银行管理办法》,98年又颁布《实施细则》。第一个重大的拐点出现在2013年自贸试验区成立,这标志着自贸试验区与离岸金融的结合。2015年4月份,原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里面有一条非常重要内容,就是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有离岸银行牌照的银行可以开办离岸银行业务,这一个条例标志着“自贸试验区+离岸”模式的正式形成。到了2019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因为这一年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指出,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统筹发展在岸和离岸业务的枢纽。紧接着2021年的4月,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文《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正式开启了“自贸港+离岸”的模式。同年7月份,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2023年2月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对于横琴和前海也发布指导意见,提出要在横琴和前海探索发展离岸金融服务体系。可以看到,政策的一直是对离岸金融有一个非常大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政策频出。
发展离岸金融不光是有政策支持,它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把这个市场需求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中资跨国企业离岸金融服务需求,还有一类是外资跨国企业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刚刚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听到了,其实我们还遗漏了一项,就是中国居民对于海外配置方面的离岸金融服务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很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背靠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积极开拓全球市场,需要离岸金融服务,为其布局全球作为一个支撑。截止到2021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有2.78万亿美元,所以这里面的量是非常大的。外资跨国企业对中国离岸金融服务也有很大的需求。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从中国采购销往全球,有利可图;二是中国未来可能会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也意味着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三是中国经济运行平稳,人民币资产有很高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基础,我们认为把对于开展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研究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离岸金融的发展。这些发展的重大意义,前面景所长已经向大家有过阐述《快乐8中奖规则图表》,我就不再累赘。
第二块向大家要汇报的内容是,指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计划。我们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数的构建、评判和调整阶段,这个阶段是基础的研究阶段,同时探索一些商业化的应用。第二个阶段是常态化的发布阶段,在发布的过程中,探索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应用。
指数研究体系里面,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一个是总体指数,总体指数有五大类指标一级指标构成。主要突出我国离岸金融的整体性和各地离岸金融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编制指数。第二个是地方指数,全国各中心城市、自贸试验区所在地,他们有一些个性的离岸金融的业务,以及离岸金融的成熟经验,进行指数编制。第三个是关于离岸金融的业务,从现有的规则出发,分析离岸金融业务突破可行的一些方向,探索我国离岸金融发展业务条线的最优路径。
中国离岸金融指数,它不仅是一个数,我们要通过这个数来反映一系列问题,因此会形成一个报告。报告的一些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离岸金融的定义,我们走访很多调研机构,发现各界对离岸金融这个定义其实是很有很大争议的。另外,针对于离岸金融发展的理论和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岸金融发展的一些国际经验和自贸试验区里面的创新案例,对未来中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的机会进行一个分析,向大家展示。
指数研究的一些重点领域是:第一,确定总体指数和地方指数的编制框架,遵循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邀请政商学界等各界的专家讨论确定框架。第二,精准掌握中国离岸金融的发展现状。第三,分析当前我国离岸金融发展瓶颈的症结所在。第四,提出发展离岸金融落地的路径方案。
我们希望,指数报告发布之后,可以达到一些预期的效果。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是撰写研究报告,服务决策咨询,推动离岸金融相关的政策的政策的不断创新。第二是进行理论的突破,传播理论思想。我们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其实各界对于离岸金融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通过指数研究,不断传播离岸金融知识,希望能够在各界取得共识。第三是组织培训,助力专业人才化的队伍的建设。像刚刚各位专家谈到,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主动培育高端的金融人才。第四是提供战略咨询,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的走出去。第五是尝试以研究会的形式构建一个离岸金融的交流的平台。
最后一个部分,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现阶段关于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的一些阶段性成果。第一个成果,针对中国离岸金融进行定义。传统的离岸金融的定义是,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金融管理体制和优惠税收制度下,以自由兑换货币为工具,由非居民进行的资金融通属于离岸。但是,这么一个概念可能过于笼统了,事实上也存在非常多的争议。主要有两点:第一个是交易货币问题上,是否应该包含本国货币?是否应该是一个国际性的货币?这个问题在美国建立了境内离岸金融市场以后,已经得到了部分解决。特别放在我们中国,应该是建立一个包含人民币在内的境内离岸金融市场。第二个争论点在于参与的主体方面,一种观点明确指出,参与主体是非居民,即非居民间的。而另一种就没有很特别的提到。概念的不同,就意味着后面制定法律和制定监管条例将有所区别。
我们在研究中国离岸金融指数的过程中,首先从研究对象出发,我们期望指数体现的是中国的离岸金融的服务能力。因此,我们把研究对象限定为两块:中国大陆境内开展的离岸金融和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开展的离岸金融活动。根据研究对象,我们把中国离岸金融,定义为在境内注册的金融机构为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活动。
这个定义要强调是三点:第一,中国境内注册的金融机构,它可以是中资的,也可以是外资的。第二,非居民是相对于提供这些的离岸金融服务的机构而言的这么一个概念。第三,这里强调的是非居民,但并没有强调是非居民间的,也就是说这个定义下的含义可以将扩展为非居民与居民之间。
第二个阶段性成果是,通过专家座谈会以及不断的讨论和协商,确定了离岸金融指数的大致框架,主要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组成。根据研究的对象,这些指标涵盖了绝大部分我们想要研究的中国离岸金融的相关信息。根据指数研究的定义,我们可以把指数分成为核心指数、亚核心指数以及泛化的指数,并随着时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来进行动态的调整。
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第一,宏观环境的指标,包括是主要衡量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质量,以及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可以看作是离岸金融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二,生态系统指标,像刚刚大多数专家都会提到,法律体系是第一位的,营商、环境中介等等这些影响因素综合成一个指标。第三,发展现状指标,也就是离岸金融发展现在所处在的一个水平,我国现有的不足和问题所在。第四,突破创新指标,代表了离岸金融政策业务新方向,以及分析判断了离岸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一个,也是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风险管控能力。从两个方面开始分析,一个是宏观的风险,包括汇率、金融稳定,另外一个是微观的风险,就是市场机制的事件。
第三个阶段性成果是理清自贸试验区和离岸金融之间的关系。关于自贸试验区开展离岸金融,似乎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自贸试验区建立之初,有很多很好的政策,比如说白名单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FT账户。但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过程中,试验的收益和可能造成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匹配的,往往是需要跨周期才能用收益,覆盖掉风险。而未来一个时期,自贸试验区如果还是在量上做改革,边际收益会越来越低,需要在一个质上的突破。
所谓的质在哪里呢?应该在金融开放领域。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金开放都是通过金融服务业开放来推进的,到现在开放的边际效应也已经越来越低了,要通过资本账户上面寻找一个突破口。但是,资本账户开放它是一个极难掌控节奏的一个工程。因此,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发展离岸金融可能是自贸试验区破局的新路径。为什么这么说呢?发展离岸金融可以实现资本账户不完全开放的前提下,利用“离岸”和“境内”这两个特性,大幅度的提升监管水平和市场化深度。首先,离岸将风险隔绝在岸以外,这是对风险的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控制手段。其次,境内在物理上是相连接的,通过人才,通过机构不断的交流,又可以大幅度提升监管水平和市场的深度。
发展离岸金融需要自贸试验区的实验功能。我们知道,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走到现在,要对标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去推动各项政策改革。离岸金融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和载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融运行规则应该是经贸规则之一,本身应该是对标国际规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一方面,金融运行规则也应该是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如果金融运行规则运行的非常好,那么高标准的国际标准自然就能完美对接。
第四个阶段性的结果是调研问卷。我们制定了调查问卷,针对于专家、学者、以及官员进行调查并回收问卷,我们做了一些统计。这里只是部分结果。在当前是否有必要发展离岸金融这个问题上,已基本上取得共识,大概有85%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确实有必要发展离岸金融。影响我国离岸金融发展的主要的因素的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律体系,然后是金融监管和营商环境。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战略意义问题,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的投票投给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我想这也是今天我们主论坛主题的意义所在。
最后向大家汇报一下,未来的工作计划。两条主线:一是针对于中国离岸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行完善和突破。二是对离岸金融指数的框架进行完善之后,要把各项细分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形成指数。围绕这两条主线,未来我们可能也要进行一些工作,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取问卷信息以及组织专家评审。包括今天参加我们的论坛,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后续也会补充到我们的研究之中去。最后形成指数报告,向社会发布。
感谢大家的时间,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研究,给予我们更多支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