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4日回应称,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并指出欧盟此举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为何使绊子?
欧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据毕马威报告,2021年欧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区域,2022年中国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领先其他区域。从具体国家来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前三的国家为比利时、英国、斯洛文尼亚,出口数量分别为19.8万辆、10.9万辆、4.7万辆。
中国对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猛增,引起一些欧盟国家关注。据外媒报道,此前几个月法国政府及其工业界代表一直在施压,要求欧委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启动调查。
不过,这一提议遭到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国德国的反对。在今年慕尼黑车展开幕式上,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他表示,公平竞争可以《乐彩网双色球预测大数据》刺激产业和创新,“我们应该被竞争激励,而不应该被吓到”。不少德国车企也在车展期间表示,欧洲需要与中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
法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态度迥异,与两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不无关系。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近期法系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长期不足0.5%,而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表现稳定,接近20%。
分析人士认为,法系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暗淡,如何保护其本土市场不会被中国品牌占领,恐怕是法系汽车企业的当务之急。因此,法系车企在支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方面,态度可能更积极。相反,德系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有重要的商业利益,因此在对中国出台限制措施一事上,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
从冯德莱恩宣布启动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来看,经过几个月博弈,目前还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占了上风。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表示,之所以选择反补贴调查这种手段,一个原因是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需要基于电动汽车行业的专业生产和技术支撑,申请和立案的难度显著高于反补贴调查。此外,相比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和调查期限都明显更短,便于欧盟快速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在孙磊看来,考虑到中欧经贸高层对话近期将启,欧委会可以把对华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作为双方经贸政策谈判的筹码。这可能也是欧委会日前宣布启动该调查的原因之一。
商务部:中方将坚定维权
欧盟此举引发中国强烈不满。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这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果,是通过艰苦努力、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的竞争优势。
发言人表示,中方敦促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努力。
欧盟中国商会也专门发表声明,敦促欧方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声明称,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创新,并在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中累积出了整体产业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高、可满足不同范围需求的电动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包括欧洲民众的欢迎。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
声明指出,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与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一辆电动汽车背后都凝聚全球大大小小数以万计供应商的努力。
欧盟中国商会称:“我们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
对中国车企的影响有多大?
中伦律师事务所日前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根据WTO相关规定,反补贴调查最长时间为18个月,即调查机关从发布立案公告开始,在一年半内必须做出裁定结果。但是,欧盟法律规定的反补贴最大调查时长为13个月,低于WTO的规定。而在实践中,欧盟的实际调查耗时比其法律规定还要短。
这意味着,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并不多。各种出口安排、业务调整、供应链优化都要尽可能在窗口期内完成。一旦欧盟调查结束后决定开征反补贴关税,中企原本正常的出口业务就将承压。
另有分析人士提醒,除反补贴调查外,欧盟是否还有其他手段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否会打出一套从上游供应、中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的全流程“组合拳”,也值得中企高度关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