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做工作报告时公布的最新知识产权发展数据表明,中国已牢固确立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2022年,全年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5.8万件,同比增长16.8%;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经国务院批准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批准筹建2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覆盖15个中西部省份。长三角、华北五省市、东北地区、沿黄九省建立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
打击恶意商标注册方面,快速驳回“冰墩墩”“拉伊卜”等恶意抢注商标3192件,对涉嫌恶意囤积的3522件商标进行转让限制,依职权宣告无效商标2629件。同时,加强专利、商标代理服务业监管和行业自律,累计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责令整改4500家,作出罚款和警告680余件,吊销资质和停止代理业务19家。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面向重点产业布局建设104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022年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868.8亿元,连续3年保持40%以上增长。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首批支持38个城市、48个区县、22个园区、482家企业开展示范创建工作。
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3445.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4.4%,较进口增速高9.9个百分点。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下达资金12亿元。在18个省份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推动10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开放2.1万件专利,精准匹配6.1万家中小企业。推动布局建设3400余个商标品牌指导站,接续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方面,遴选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新备案68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37家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此外,新开放11种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向地方服务网点单位配置标准化数据种类增至53种,试点向26家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
统筹国际合作和竞争方面,2022年,中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遗传资源等国际规则制定,会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制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已通过海牙途径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超千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涉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85项义务已全部履行,在顺利实现244个中欧地《038彩票最新官网无病毒》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的基础上,完成第二批350个产品清单公示;全年举办和参与多双边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活动230次,“云签约”19份国际合作文件
申长雨指出,2012年以来的新时代十年,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截至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4267.2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7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6.1万件。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由2012年的22.6个月压减至目前的16.5个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从10个月压减至4个月,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81.25分;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4%;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年增长超10倍,迈上4000亿元台阶。
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中国占84个,十年增长52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超2.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年直接产值超7000亿元;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2家和快速维权中心35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实现省级全覆盖,国家级重要公共服务网点达到348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8.4万家,吸纳就业人员超过92.8万人,总营业收入达到2600亿元。
十年来,中国成功构建了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中国的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上升,累计提升了24位;在全球排名前五位的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在上榜的100家科技集群中中国占到21个;在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商标的数量、创意产品的出口占比等9个细分指标上中国名列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