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2025年年初,新能源车主王先生的车险临近到期,但在续保时却遭到了“电车歧视”。
“有好几家保险公司都不卖给我保险。”王先生吐槽道。在抱怨声中,王先生花了比去年多一半的钱给爱车续上保险。
王先生的遭遇并不少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其低能耗、环保优势迅速普及,但由于智能化程度高、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部分车型出险率偏高,新能源车险市场频频曝出“投保难、保费贵”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难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支持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的“车险好投保”平台于2025年1月25日正式上线,这一举措为新能源车险市场带来了新的曙光。
但新能源车险长路漫漫,仍需上下求索。
困境:投保难与投保贵
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新能源车险却陷入了投保难、投保贵的困境。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何小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主遭遇投保难、投保贵的困境,这一社会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行。从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性的目标出发,保险行业应该在新能源车险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突出,部分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在常规渠道屡屡遭遇拒保。从市场反馈来看,许多车主反映,当他们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投保时,常常被保险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此外,投保贵也是新能源车主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新能源汽车的保费相较于同价位的燃油车高出不少。
寻因:成本与出险率高
造成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数据来看,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状态。
出险率较高也是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能源成本优势,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先选择,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营运车占比较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使用强度偏大;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车主驾龄相对较短;新能源汽车提速快、噪音小,行驶过程中外界不易察觉,相对容易出险。
此外,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以及与车辆风险不匹配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存在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兼职营运货车按非营运货车投保等情况,导致保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存在错配,保费充足度不够。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存在偏差,且目前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相对燃油车受限,不能充分反映车辆的真实风险水平。
破局:上线好投保平台
为了解决新能源车险投保难的问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上海保险交易所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该平台于1月25日上线,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何小伟表示,“车险好投保” 平台的推出充分彰显了保险业对政治性、人民性主张的积极响应。
车车科技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进一步解释,“车险好投保”平台主要服务于在常规渠道投保困难的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客户,当新能源车主在常规渠道投保遇到困难时,都可以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目前,“车险好投保”平台已有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申能财险、永安财险等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第二批20家左右财险公司也将在今年2月接入。
在业内人士眼中,一是车险好投保能够有效解决投保难的问题,实现了“愿保尽保”,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因保险公司拒保而导致的投保无门。二是促使保险公司更加重视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定价策略,推动行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车险好投保”平台的出现对新能源车险市场有着怎样的影响?车车科技业务负责人认为,“车险好投保” 平台不会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险公司属于自愿参加。在投保规则方面,整体是按照“续保优先”的原则。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参加“车险好投保”平台的财险公司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愿参与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接入“车险好投保”平台后,履行应有职责,承担主体责任。
挑战:未知的亏损压力
然而,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从市场反馈来看,虽然一部分高风险新能源车主已经在“车险好投保”平台上成功完成投保,但仍有部分车主反映投保存在困难。
车车科技业务负责人分析,有的保险公司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投保难度。还有一些车主对平台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投保过程不顺利,很多车主从线上投保转为线下投保,而线下投保出单较慢,排队时间较长。
“车险好投保”平台要求,接入的财险公司不得拒保,那高风险车辆集中涌入平台是否会导致保险公司进一步亏损也是市场关注的问题。
有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车险好投保的投保规则是“续保优先”原则,如果某家保险公司过多承保这些业务,大概率会面临亏损的问题。
但某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认为,由于高风险拒保新能源车在新能源车总量中占比较低,所以对竞争格局影响有限,对头部保险公司赔付率及承保利润影响有限,而亏损压力较大的中小保险公司参与度又很低,影响也不大。特别是车险公司在定损和理赔方面更加精细化之后,如果定价更加灵活,完全可以吸收相关风险。
此外,在何小伟看来,“车险好投保”平台规定保险公司不得拒保,但保险公司并非完全被动。他解释到,在产品条款设计上,保险公司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比如保险产品都有免赔率(额)的约定,平台的运行依然遵循市场化基本逻辑。
事实上,车险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当前新能源车险出现高赔付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前后端还不协调,需要保险行业和汽车产业协同联动解决。同时,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的降低还需要一个过程。
探索: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在此背景下,“车险好投保”平台的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备受关注。
何小伟认为,关于平台所涉及的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有两种常见理解。一方面,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风险分担角度,保险公司可设置相对较高的免赔额,如正常燃油车损失1000元才赔付,新能源车险可设置为2000元才赔付,让投保人承担更多的风险,减轻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另一方面,从保险公司之间的协作角度,首批10家及后续20家接入平台的保险公司,或许会对赔付情况进行统筹平均,赔付多的公司能从赔付少的公司获取一定调剂,以此共同应对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风险。
前述分析师则推测,“车险好投保”平台的风险分担机制可能体现在相关高风险新能源车信息更加透明,平台上所有保险公司都能知道详细过往事故信息,进而提供一个竞价机制,同时对于所有保险公司高保费都不愿意承保的车辆,可能会出现一个《加拿大28查询预测》类似于头部保险公司“兜底”机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在理论上对保险市场的风险平衡有着积极影响。
车车科技业务负责人表示,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高风险车辆的保险需求得以满足,风险被分散到更广泛的市场中,类似于共保机制,避免了风险过度集中在少数保险公司或客户群体中。在定价方面,为了应对高风险车辆的承保压力,保险公司需要借助大数据和精算技术,优化定价模型,避免“一刀切”的定价方式,进一步提升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前路:跳出“大而全”思维
“车险好投保”平台的上线是解决新能源车险问题的重要一步。
何小伟表示,先借助“车险好投保”平台解决车主“投保难”的染眉之急,后续通过市场各方不断磨合、调整,持续优化新能源车险市场,最终逐步实现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这其中体现了短期与长期的权衡,以及动态化逐步解决问题的理念。
2025年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主要从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强化支撑保障五大方面针对新能源车险发展提出要求。
何小伟表示,从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指导意见》指明了两个关键方向:一是降低维修成本,二是优化产品供给。一方面,对保险公司而言,推动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逐步下行非常关键,否则保险公司将缺乏持续承保的意愿。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开发多层次、多类别的产品,跳出推出“大而全”产品的固定思维,用“小而精”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新能源车险虽然长路漫漫,但好在方向已然明晰。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以新能源车险改革为切入点,持续深化车险综改,在巩固“三项机制”成果的同时,研究优化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探索家用车网约运营组合产品,探讨高赔付车辆风险分担机制,尽量解决投保难问题。通过回溯数据优化基准费率,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共享,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比如降低出险率、降低维修成本等,这样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
责任编辑: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