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内射在线Chinese,日韩综合一卡二卡三卡死四卡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给大家科普一下正版免费资料大全管家婆

  燃油车史上最大幅度的降价,正在湖北上演。

  连日来,“去湖北抢车!”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最高补贴9万元的东风汽车旗下7大品牌56款车型让购车消费者挤满了武汉4S店。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湖北产燃油车扔出的“价格核武”,地方政府几乎承担了一半的补贴资金,但同时湖北又在疯狂加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投资,不仅武汉经开区、襄阳、十堰等传统汽车城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开启“超车”模式,就连拥有独树一帜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光谷也入局造车,湖北举全省之力保住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决心已溢于言表。

  湖北扔“价格核武”救市

  日前,由湖北省政府发起、武汉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共同参与的政企联合限时促销行动,让沉寂已久的法系车4S店销售人员,也突然享受到了“躺着把车卖出去”的待遇。

  “没车了!”拨通武汉一家东风雪铁龙4S店电话后,记者还没开口说话,销售员便这样回话并匆匆挂了电话。

  记者随即来到该店走访发现,4S店展示大厅内人头攒动,一幅春节前菜市场的热闹景象,销售人员冲着购车人群大喊“没现车了,先交定金预订”,记者看到几位购车人正拿着单据在收银台前排队付定金。

  “雪铁龙C6以前一个月卖不了10台,现在一天就能卖上百辆。”一位销售人员说,“原价21万的B级车,直接12万提走,相当于打对折,还有A级SUV雪铁龙C3-XR只要5万元就能开走,跟同价位的五菱宏光MINI EV哪个更香?”

  事实上,在湖北之前,已有吉林、北京等地车企推出过促进汽车消费的补贴活动,但补贴资金来源基本来自于企业自身,补贴范围和力度也相较湖北更加温和。由当地政府亲自下场,拿出巨量财政资金刺激汽车消费的情况,在全国来看,湖北是第一家。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2021年,湖北汽车产业营业收入6941.77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14.1%。湖北也是全国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集群最突出的省份之一,集聚25家头部整车厂、1400多家零部件企业、1578家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了数百万人的就业。

  在燃油车时代,湖北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极,2021年湖北汽车产量209.9万辆,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吉林,位列第四。

  但在近年愈演愈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围中,湖北逐渐落后。2021年209.9万辆湖北造汽车中,新能源车产量只有14.88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3.8倍,但整体规模并不靠前。同期,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3.2万辆,广东53.5万辆,广西48.62万辆、陕西27.41万辆、安徽25.2万辆、浙江25万辆、江苏20.5万辆,都领先于湖北。到2022年,重庆汽车总产量也一举超过湖北,主要差距同样来自新能源汽车。

  再看湖北龙头车企东风汽车公司,2022年,东风汽车总销量246.45万辆,同比下降11.19%,在中国七大国有汽车集团中排名垫底。今年1~2月,东风汽车累计销量2《正版免费资料大全管家婆》96796辆,同比下降49%。此次降幅最大的东风法系车,过去一年总销量只有五六万辆,不足颠覆时期销量的1/6。而作为东风汽车近年来的种子选手,东风日产与东风本田去年在中国的销量也分别同比下滑20.9%与17.

  据统计,大幅降价促销以来,东风本田在湖北省的25家特约店日均卖车294辆,较2月增长359%。神龙汽车日均订单量大增984%,其中降幅最大的雪铁龙C6更是一车难求。自“车十条”实施以来,武汉经开区已兑现政策资金5700多万元,约1.6万名购车消费者获益。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湖北仅仅靠降价稳住汽车产业大盘不是长久之计,“天价补贴”的去库存、促销量的短期效果已经达到,接下来只有加码布局新能源赛道,才能保住行业地位。

  下一代汽车生态圈加速形成

  事实上,志在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湖北,已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开启“超车”模式。

  《方案》提出,湖北要发挥东风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确重点城市定位,加强城市间协同,打造以“一谷”(“中国车谷”)为核心、“一廊”(“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为支撑、“多点”(“宜荆黄黄”)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武汉为引领,“汉孝随襄十”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元级汽车产业走廊迈进。

  过去一年,素有“中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起航,几乎每个月都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汽车产业链项目落户、开工。日本爱机、八千代天窗构件、法利贝尔空调总成等20余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过500亿元,涵盖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氢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汽车芯片、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汽车销售等领域。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又称“东本四厂”)施工现场焊花闪动,10公里外的猛士电动豪华越野车车间内正在安装设备,在云峰工厂生产的东风日产电动车已驶向市场,神龙汽车也在加快电动化转型……东风公司与武汉经开区开启新一轮五年战略合作。

  总投资80亿元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竣工,首批超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即将交付,“新能源汽车最强大脑”IGBT功率芯片模块启动二期建设,中创新航武汉基地首批动力电池产品下线,智新科技自主研发的电驱动总成实现量产……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串“珠”成“链”。

  “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上,襄阳汽车产业去年实现产值2412亿元,位居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第九位,与武汉构成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里的“湖北双子星”。2022年,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同比增长59.2%,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年1月底,东风公司在襄阳追加投资百亿元打造2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到2025年,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20万辆、产值达到800亿元。同时,依托丰富的磷矿、硅矿资源,襄阳还在培育壮大磷酸铁锂、多晶硅、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龙蟠科技、吉利集团、万润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在此落地。

  “东方底特律”湖北十堰也在奋起直追,力拓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目前,十堰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企业达8家,已形成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小康、易捷特、三环汽车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整车研发生产格局。去年该市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0.7万辆,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57%。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光谷在汽车“软实力”“硅含量”方面也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并在2022年高调宣布入局“新势力造车”,力争在2025年产业总规模达3000亿元,带动“光芯屏端网”扩容升级。武汉市政府也要求光谷、车谷“双谷合作”“光车联动”,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汽车与通信、地理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跨界融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