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资本市场,投资者有“愿望清单”。
本周二(25日),A股全线“点燃”,沪深总市值增加万亿元,日成交、市盈率以及换手率较前一日均有大幅提升。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5日,A股三大股指全天单边上涨,其中上证指数涨2.13%,创下8个月最大单日升幅。深成指涨2.54%,创业板指涨2.14%。市场成交额近9500亿元,比前一日增加2000多亿,两市超4100只个股飘红。资金信心明显提振,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近190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作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表态。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表态与以往有两大不同,一是从侧重融资转向侧重投资,二是从着眼长期转向兼顾眼前。
“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资本市场是较为罕见的,十八大以后仅有4次,其中2019、2020年都侧重制度,2022年是‘平稳运行’,本次则是‘活跃+提振’。未来市场活跃与提振的方向,可能与取消相关管制或资本市场创新政策相关。”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已经可以看到,包括公募基金降低管理费、证券公司降低佣金等操作,都是监管在不断引导市场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场外资金流入的举措。
政策态度已经明确,下一步如何活跃资本市场、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
针对这一问题,第一财经7月25日进行了千人投资者样本问卷调查,发现“降印花税”、“强化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降低交易佣金”、“引入更多社保、养老《hb体育百科》等长期资金”等都是投资者非常期待的举措。同时,第一财经采访了十余家买方机构,他们预期的改革举措则有所不同,在他们眼中,优化T+0、放松衍生品等是更可能被讨论的选项。
政策转向信号明确,A股全线大涨
受政治局会议积极信号刺激,A股市场行情火爆,日成交明显放大,一改今年5月以来的低迷行情。相较前一日单日成交不足7000亿,7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增至9400亿以上,总市值增加约1.8万亿,平均市盈率、换手率也有明显提升。
板块层面,地产股“批量”涨停,大金融表现“火热”,券商股“抗旗”领涨;消费股走强,汽车、家居、白酒大涨;金融科技、AI应用题材集体活跃。A股市场共有4246只个股上涨,仅698只个股下跌,平盘个股73只。当日涨停个股62只,无跌停个股。分行业来看,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非银金融等行业。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积极“拥抱”A股市场,创下阶段单日净买入额度新高。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买入189.83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同时也创下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第六好成绩;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8.7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1.05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直接表态,与以往相比有两大变化。
一是从融资转向投资。过去主要侧重市场融资功能完善,而此次会议罕见提出“提振投资者信心”,意味着政策重心向投资端倾斜。近期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已经落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也在研究制定当中,业内期待更多投资端改革举措落地。二是从长期转向短期。与以往强调制度建设和中长期问题不同,此次会议更直面短期问题和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成交低迷的现实问题。
据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余展昌观察,“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为历史上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体现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及关切。历次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表述不多,上次有类似积极表述的是2018年10月31日的“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次年中央提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12项重点任务。
新华基金联席权益投资总监、研究部总监栾超对第一财经表示,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提“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意味着在全面注册制改革顺利收官后监管层或将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引入更多长期资本、改革持续深化等方面工作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
活跃资本市场,投资者有“愿望清单”
政治局会议关于资本市场的十四字表态,让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举措打满了“期待值”。活跃资本市场,如何落地?提振投资者信心,又有哪些具体举措?
第一财经7月25日对千人投资者样本发出调查问卷,对收到的前100位个人投资者的有效反馈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在投资者“最期待推出的举措”中,“降印花税”(73)是个人投资者最关注的内容,不过历史上来看印花税的调整并不多见。
紧随其后投资者最期待的是“强化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65)、“提升上市公司质量”(59)、“降低交易佣金”(53)、“引入更多社保、养老等长期资金”(52)、“继续降低基金管理费”(47)等。
“零容忍”打击违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监管部门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举措。从投资者反馈来看,一方面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市场理解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反映投资者对这些领域更多举措的期待。
引入更多长期资金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力推的举措,不过由于社保、养老等涉及部门较多,有相对严格的管理规则,入市依然在谨慎推进。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打通长期资金入市堵点的好时机。
公募基金管理费调降今年7月已经落地,目前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宣布加入,为投资者“减负”,推动基金与投资者的共利共赢。从投资者反馈来看,仍然期待有进一步为交易减负的措施出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人士提出可能会探讨的“T+0”(27)、“放松金融衍生品”(16)、“支持量化、程序化交易”(12),均位列投资者期待举措末尾,体现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余展昌就认为,“活跃资本市场”可能会讨论优化交易机制如T+0、增强市场交易效率完善市场功能如放松金融衍生品、进一步扩容基金代销/投顾市场参与主体、落地三方导流便利券商零售获客等。
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认为,政治局会议表态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陆续出台关于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相关政策。包括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丰富交易品种、完善交易制度等都值得期待。
投资端改革已经启动
监管部门对投资端的侧重,从今年6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公开表态就已经非常明确。与以往重点发力注册制改革等相关举措不同,易会满突出表达了对投资端的重视,强调坚持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行业机构要以良好的长期业绩回报投资者,真正实现行业自身发展与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
很快,多项投资端改革举措陆续落地,首先就是公募降费。
7月8日,多家公募基金宣布降费,开启了公募基金陆续降费的进程。7月10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继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在内的首批19家头部基金公司率先降费后,永赢基金、诺安基金等多家公司也随后跟进。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5日,实施降费举动的基金公司数量已增至38家,涉及基金数量超过1840只基金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从调整名单来看,产品管理费率多数由1.5%调降至1.2%,托管费率多由0.25%将至0.2%。
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将分阶段渐次推进,即新注册产品即日起执行,存量产品降费工作于2023年底前完成。从目前的结果上看,降费产品并不仅限于主动权益类产品,还涉及部分指数产品和偏债混合型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费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持有人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使得投资者获得感提升,或许可以改善当前基金发行及销售的困境,但并不能打消投资者对投资回报预期上的担忧,基金公司仍需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7月9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兼顾规范与发展,突出对私募行业差异化需求的适应,专门明确“国家鼓励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功能作用”。有了解政策制定的相关人士曾告诉记者,规则出台后有利于私募行业的规范化,进而有利于长期资金参与私募投资。
7月2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特定短线交易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围绕大股东、董监高等特定投资者,明确细化特定短线交易的适用标准。新规主动回应外资诉求,按照内外一致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可申请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并豁免沪深港通机制下香港中央结算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实现内外资投资者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时在保持现有监管标准不变的基础上,细化明确了11种豁免情形。
“上述规则的出台有利于规范特定投资者短线交易监管、稳定市场预期、提升交易便利性。伴随政治局会议的积极表态,期待有更多活跃资本市场交易、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增强A股市场吸引力,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栾超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培育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二是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力度、实施股份增持回购等,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三是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发挥其作为股市稳定器的作用。加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四是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为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市场长期资金提供良好环境,提振权益市场投资信心,提高投资者的赚钱效应与获得感。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