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敦煌9月22日电 (记者 丁思)经典古籍音频上线、私人订制的古籍数据库、古籍整理训练营、古籍数字化展览……随着《53平台彩票》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华经典古籍被数字科技深度激活,与文保机构、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等“跨界合作”愈来愈多。依托数字化手段,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让优秀文明古为今用、触手可及。
22日,以“数智赋能 联结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简称为“数博会”)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甘肃敦煌举行,这是数博会首次在北京以外的省市举办。本届数博会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首次专设了古籍数字化展区。
收藏版《红楼梦》绘本艺术数字作品亮相本次数博会,轻点鼠标,观众便可通过屏幕中的“梦中人”系统了解《红楼梦》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现场,观众还可以戴上PICO VR一体机,在网络世界里了解天文历法使命的薪火相传,开启“古籍寻游记”。
甘肃政法大学俄罗斯籍教师奥莉娅在甘肃兰州定居10余年。看展期间,书籍中双语解读、扫码即时观看视频、聆听音频等多媒体方式让她耳目一新,古籍数字化满足了她海量的学术阅读需求。
“明显感受到,涉及古籍数字出版的出版社日渐增多,数字出版成果丰富。”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洪涛说,以该公司的籍合网为例,目前已对外发布20多个古籍数据库,2018年以后,用户扩展到国内机构100多家,海外机构56家,用户群体对于古籍数字化出版产品的需求旺盛。
洪涛说,“中华书局正在录制经典古籍音频,计划录制八九十部古籍,目前已录了21部,不到半年,已经有了400多万次的播放量,《论语》是最受欢迎的。我们还通过‘籍合学院’的平台培训专业古籍人才3000多人,这都说明古籍数字化的工作已经融入多个行业和流程。”
古籍数字化还通过展览的形式“活化”,与当下现代生活相连接,探索大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路径。由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共同推出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近日启幕,为用户带来敦煌壁画线上知识讲解互动及线下VR深度体验。
与此同时,“红楼幻境”沉浸式数字展正在全国多地举行。“我们利用十亿像素高清成像技术、纳米级数字微喷技术,将中华民族经典作品、书籍数字化再现,甚至变成展览,《红楼梦》是尝试的开始。”雅昌文化集团北京雅昌文博专项经理吕大荣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说,通过数字化科技赋能等方式,让博物馆的经典历史文物、中华民族古典名著以新的面貌焕发光彩,让束之高阁的经典名著,以“屏”易近人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近年来,中国官方先后编制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等措施,社会各界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让经典古籍飞入寻常百姓家。
跨界合作中,如何更好地促进“藏”与“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杨海峥建议,新时代的古籍数字化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古典文献学基础,也要对信息技术有所了解,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广和普及,以及包含在古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这需要高校推进学科交叉,将信息智能技术和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相结合,在多元碰撞中思考人文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