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三分钟
作者:编辑部
几年前,人们对王健林的印象还是“一年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的凡尔赛霸总。可最近,他却变成了一个为了还债变卖家当的糟老头。
2025刚开年,万达就上演了一出“广场大甩卖”——短短一个多月,宣城、铜陵、安阳、四平、扬州5座万达广场接连被收购,接盘侠是新华人寿保险控股的坤华股权投资。而从2023年起,王健林为了还债,就已经前前后后卖掉了30多家万达广场!
最近又有消息传来:万达集团新增了一条数额8.1亿余元的股权冻结信息。据了解,这一事件与万达集团和某企业之间的10余亿元的财务纠纷有关。在之前,万达就因多次财务纠纷被冻结资产,累计冻结金额已近60亿元!
天眼查截图
吃瓜群众纷纷感叹:“首富变‘首负啦!’”,“老王这是要破产了?”
01
首富为何变“首负”?
时间倒回2016年,王健林还是福布斯榜上330亿美元身家的男人,万达帝国资产近8000亿,妥妥的商业教父。
可从2017开始,老王的处境却急转直下。
2017年6 月,万达因海外投资规模庞大,遭到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被列入“灰犀牛”监控名单,这意味着万达被认定为存在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消息一出,立即导致万达股价暴跌,债务危机像雪崩一样爆发,当时就传出万达负债超 6000 亿。
2021年,万达商管与诸多机构投资者签订380亿元对赌协议,若2023年底未成功上市,需按8%年收益率回购股权。但不料,万达商管四次冲击IPO失败,最终触发对赌协议回购条款,给万达带了巨大资金压力。
苏宁易购向万达发起仲裁
但到了 2024 年底,万达的有息负债仍有 1316 亿元!
王健林如今为啥这么难?这和万达早年的高杠杆扩张脱不了干系。2000后,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布局,都是通过与各地政府合作,获取优惠的土地价格,然后以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大量资金用于项目开发。但建成之后,前期租金收益根本盖不住巨额债务成本和利息,导致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此外,万达还大举进军文旅、影视、酒店等领域。这些领域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受市场波动影响大,一旦运营不善,就容易出现亏损。
但从客观角度来看,王健林如今的困境,更多是受到时代剧变的冲击。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消费的疲软、金融机构的收紧、电商的冲击,加上疫情的影响,都让狂飙了30多年的万达一时难以招架。
02
甩卖资产,
“割肉”还是“造血”?
在很多人眼里,万达变卖资产,场面 “惨如割肉”。但其实早在 2015 年,王健林就明确提出万达要轻资产转型,即通过出售重资产项目,减少资金占用,专注于商业运营和品牌输出。
2020年,王健林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暴利、赚大钱时代一去不返。对于民营企业,要回归本质,下大力气抓成本、抓现金流,保证企业活下去、活得久,这才是王道。
可见,在时代洪流面前,王健林早有决断。2024年,国务院鼓励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投向不动产领域。王健林抓住机会,卖掉数座万达广场,单笔交易额最高达14.42亿元,价格都还算合理。如果错过了窗口期,可能打折都没人要。有人接盘,也总比破产好吧。
据了解,万达虽然卖掉了数座万达广场的资产,但仍然保留了万达商管的运营权。这意味着万达虽然收不到租金,但仍然能获得运营管理费、品牌合作等收入。同时,无需承担物业维护、升级改造等大额资本支出,运营成本更加稳定。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万达可以把更多的前投入到企业转型、技术研发和拓展新业务上,融资也更加容易。
未来,王健林只要还清债务,即使不能再创新高,仅仅靠运营业务,也能活得相当滋润。
03
功与名,全靠同行衬托
王健林甩卖资产的消息传出,有人冷嘲热讽,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同情和支持。
毕竟,王健林的作法比起有些同行“体面”多了!
和万达一样,恒大集团同样欠下了几千亿的债务,但许家印却选择继续将泡沫做大,烧钱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结果巨亏,一度传出准备跑路的消息。
而被债务压顶,最终跑路的地产大亨们,这些年也是见多了。
目前王健林虽然还没有还清债务,脱离危机,但至少是个“真男人”。即便是破产了,人家至少风光过,比咱普通人那可强太多了。
(文首图来《永利彩票》源于视频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业家立场。
责任编辑:杨红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