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当万亿城市不断扩容,GDP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双万”城市,某种意义上更具“含金量”,也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追逐的目标。其中,浙C温州的声量正变得越来越大。
2月19日,温州召开“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而在一个月前,温州还召开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被视为“是温州向着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发出的冲锋号角”。
这不是温州首次提出“双万”目标。早在2019年,温州就提出,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两年之后,温州“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也将“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写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同处长三角的苏C徐州,也将冲万亿的时间表设定在2025年。与此同时,其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也是千万级人口城市“后备军”之一。进击“双万”之城,浙C和苏C,谁能率先过线?
“转轨”
2023年,温州经济表现可圈可点:GDP达到8730.6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城市前30强;同比增长6.9%,不仅大幅领先杭州和宁波,还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0.9个百分点。相比上年700亿元左右的GDP增量,也大幅拉开与身后绍兴、嘉兴的差距,坐稳浙江第三城。
人口增长数据亦“振奋人心”。2023年末,温州常住人口达到97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万人,距离千万人口目标更近一步。
纵观温州经济发展,现今能有如此成绩,属实不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模式”曾是民营经济的风向标,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五大传统产业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不过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和消费需求不断迭代,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放缓,甚至被打上低端产业的标签。2012年前后,一场区域性金融风波,更对温州经济造成重创,“温州模式行不行”“温州发展怎么了”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体现在经济体量上,温州不仅被突飞猛进的杭甬“双子星“越甩越远,连身后的绍兴、嘉兴,也凭借离长三角中心更近的区位优势日益逼近。
数据显示,2000年,温州占杭州、宁波GDP比重分别为58.9%、71.8%;到2012年,两项指标分别仅为46.5%、54.0%,温州增长步伐落后趋势明显。温州占浙江全省经济比重,也从2010年13.3%下降至2012年10.8%。而此时的绍兴,GDP与温州的差距已缩小至不足30亿元,“浙江第三城”险些易主。
“当前,温州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阵痛期,产业结构路径依赖、低端锁定现象比较明显,这是发展短板,更是发展潜力所在,必须下定决心打好这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硬仗。”几年前,温州市委政研室曾发文指出。
如今,成效似乎正在显现。2019年,温州GDP排名提升5位、跃升至全国第30位。过去两年,温州GDP增速连续跑赢全省平均水平,提速势头明显。这无疑为温州2025年冲刺“双万”城市平添更多底气。
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看来,温州发展史上曾经历过经济的爆发性增长,这几年产业转型已有所成效,并确定了数字、新能源等产业方向,度过了最艰难的“转轨”时期,要实现“双万”目标是有机会的。
强城
尽管如此,对温州来说,这一目标也并非唾手可得,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经济规模上,以2023年8730.6亿元为基础,温州要在两年间达到万亿元门槛,需保持年均7%左右的GDP名义增速,对比过去五年年均7.6%左右的名义增速,要实现不算太难。
更大的挑战在人口。对比2023年末常住人口,温州距离千万人口目标还有23.9万人的“缺口”。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温州年均人口增量要达到12万人左右。
而六人普到七人普十年间,温州新增人口仅约45万人,增长4.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至今,温州人口虽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但三年增量分别为5.8万人、3.4万人、8.2万人,与上述目标值差距明显。
尤其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温州要向千万人口目标迈进,势必面临更大的难度。如何进一步提升人口吸引力,进而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势能?核心目标指向“强城”。
“温州中心城区面积全省排名居后,与省内的杭州、宁波等兄弟城市相比,温州中心城区人口、经济总量占比相差较大。”在温州市委相关负责人看来,中心城区首位度不够高,是多年困扰温州城市能级提升的一大因素。
今年1月,温州出台《关于实施“强城行动”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意见》(下称《意见》),强调要让温州“城市空间更加优化”。其中明确提出“一主一副两城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由过去的中心城区核心区,增加乐清辅城、瑞安辅城、洞头辅城,形成“一核三辅”框架,温州中心城区由此从滨江时代跨入滨海时代。
强城,不仅在于做强中心城区,还要提升全市域能级。《意见》还提到,大力推进龙平苍一体化发展,支持“两城”文成、泰顺县城高质量发展,以特大镇为主体培育都市区多个功能支点。
通过一体谋划都市圈、大都市区、中心城区、县城发展、特大镇,温州希望,“中心崛起”与“全域建强”能实现良性互动。而空间重构还只是基础。温州提出,要通过产业创新、循环畅通、品质提升等行动,切实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正是“强城行动”的最终目的。
更高的城市能级,也意味着更大的城市引力。2024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根据此前出台的《温州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5年温州要引入高校毕业生60万人。这恰是带动温州迈向千万人口大关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高新《天天彩票app安卓下载》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对滞后,人才留温一直是温州的“痛点”。当前,温州正谋划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
在曾刚看来,要解决人才问题,关键是补齐高校建设短板。温州受限于地级市财政能力较弱,难以单独支撑大学建设,可以探索更灵活的新方式,在制度、财税、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中心城区、县域及民间资本合力筹建地方大学,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
突围
在浙C温州冲击“双万”之城的同时,苏C徐州也在向这一目标靠近。
数据显示,2023年徐州GDP达到8900.44亿元,较上年增长7.1%。体量和增速均略高于温州。细分数据方面,徐州三产增速、社消零增速高于温州,表现更好,但在二产增速、规上工业增速方面有所落后。
相比经济总量,人口增长更让徐州“焦虑”。2010年至2020年,徐州常住人口由857.72万人增至908.38万人,十年增加50.66万人,增长5.91%,较温州还占据一定优势。但之后,徐州人口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仅为901.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首度转负。
曾刚认为,温州和徐州经济体量、市域面积、人口数量都比较接近,但城市“DNA”却完全不同。徐州以重工业、能源为传统优势产业,产业、科教、医疗、交通区位资源更优;温州工业基础薄弱一些,但以民营经济为主引擎的它,自主性、创新性和经济活力都更强。
从城乡发展来看,徐州中心城区发展较好,而郊县经济实力太弱。温州则相反,县域经济强势,主城却不突出。
“两座城市的长短板正好互错,可以相互学习。”曾刚建议,两座城市都要自我突破,徐州要侧重民营经济活力的释放,温州应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动,解决“散装”问题。相较而言,温州更开放、更灵活的体制机制,使得它的短板更容易克服。
从省域经济发展来看,温州被赋予“提升‘浙江省第三极’功能”的重任,徐州也被确定为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身处各自省份主力城市难以辐射的浙南、苏北地区,温州、徐州两大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提升,也是两省经济向更高质量冲击的关键一环。
曾刚特别强调,温州、徐州的共同问题在于,“不能再埋头自己做自己的事了,要以更宏观的战略视角,主动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中去。”在曾刚看来,相比长三角的区位劣势,两城更亟需打破心理上的“边缘感”,把身处长三角的优势切实利用起来。
以温州为例,在产业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温州应主动出击,到上海、杭州建立“反向飞地”,加强和发达城市的产业、人才互动,以补足自身短板。
比较GDP或是人口数据,为的是衡量各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双万”城市、准“双万”城市更应该摒弃自我矮化、自我设限,发挥“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