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近期各地省级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农信社改革计划。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江西、河南、新疆、贵州、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省级联社改革事项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完成省级农商银行或农商联合银行的筹建工作。
华南某农商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部分地区在风险化解进程中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方案有时候会根据改革的进度动态调整。一些地区考量自身实际状况,选择采用更为稳健的“分步走”策略,保障改革有序地向前推进。
比如,2月7日,河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筹建。事实上,河南农信系统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采取了从省联社到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再到省级农商银行的“分步走”路径。
上述农商行人士说,农信社原有众多股东,在“分步走”改革中,股权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不同股东对股权价值、分红等期望不同,在统一法人过程中,可能出现股东对股权处置方案不满等问题,影响改革推进。
省联社改革加速
近期,多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陆续发布,农信系统改革计划逐渐明朗,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与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成为地方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比如,江西提到,2025年,将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河南提到,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同时,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
贵州提到,将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地,组建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深化央地监管协同,健全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机制。
目前来看,农信社改革方案主要有“农商联合银行”和“农商银行”两种方向。“农商联合银行”按出资模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上参下”模式,比如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另一种《全网最准澳洲幸运10计划软件》是“下参上”模式,即由省内农信机构共同出资,典型代表是浙江农商联
广东某不便具名的农商行副行长此前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在联合银行模式下,由全省农信法人机构入股成立联合银行,地方农信社保留独立法人资格。当本省农商行业务发展健康成熟时,联合银行模式优势很明显,一方面,能激发各家银行发展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模式,改革成本更低,阻力相对较小。
多地采取“分步走”策略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一轮农信社改革中,部分地区选择了更为稳健、循序渐进的“分步走”策略,而非追求一蹴而就的“一步到位”,河南、新疆、辽宁等地便是典型。
河南农信系统改革路径呈现分步走现象。此前,河南地区农信系统改革方案先是在省联社基础上组建了农商联合银行,此后又调整为重组区域内的银行为统一法人机构的省级农商行。
新疆的情况也类似。自2023年起,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提档加速。截至2024年底,南疆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均已相继组建地州统一法人农商银行。随着新疆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方案获批复,全疆农信社统一法人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3年9月,辽宁农商银行正式成立,采取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将沈阳农商银行和30家农信联社合并组建辽宁农商银行,第二步将其余农信系统内的银行吸收合并至省级农商银行中。
上述农商行人士说,在农信改革进程里,不少省区推行“分步走”战略。鉴于暂不具备直接组建省级农商银行的条件,这些省区先行在部分区域开展试点,尝试探索组建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待地市级农商银行运营稳定、发展态势良好之后,再开启省级农商银行的组建事宜。
另外华东城商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在“分步走”战略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省、市、县等多个层面的利益协调和工作衔接。不同地区的地市级农商银行在发展水平、经营理念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在向省级农商银行组建过渡时,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统一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标准,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协调难度。
责任编辑:王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