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市场情绪水平可从市场资金情绪、上市公司行为和舆情环境三个层面进行观测,当前均呈现从冰点好转的特征,这是市场底进一步夯实的积极信号。
2、资金情绪方面,从底部开始回升的是宽基和主要赛道换手率和成交额、外资和两融,创新低个股数量明显收缩,但公募发行和私募仓位仍处于低位。
3、上市公司行为方面,近期回购规模明显扩张,产业资本净减持快速缩量,并且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释放利好,宁德回购+茅台提价对于扭转核心资产悲观预期有重要作用。
4、舆情环境方面,在10月下旬白马股补跌之后,一方面公募基金自购潮再起,另一方面本轮官媒发声较为“硬核”。
5、情绪先行,市场情绪的好转叠加海外流动性的改善,继续看多年末行情,风格上首选成长,沿着中美缓和的路径布局科技、医药等方向。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或不及预期、历史数据仅供参考。
报告正文
01
市场资金情绪:逐步上行
市场资金情绪呈现从冰点好转的特征,投资者持股体验较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资金入场的积极性尚未全面改善,公募基金新发行依然偏冷,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全A成交额已突破6000亿的临界水平,市场交易热度边际回升。2021年以来全A单日成交额曾3次下探至6000亿元以下,分别是2022年9-10月、12月、2023年9月。截至11月3日,全A成交额从9月20日5740亿元的低点反弹至8111亿元,且较10月23日市场底部的成交额(7217亿元)边际回升,市场交易热度回暖。热门交易赛道的历次成交额冰点呈上升趋势,2020年4月、9月及2021年4月市场交易低迷时期,宁指数成交额冰点分别为282、456、809亿元,而茅指数成交额冰点分别为142、204、324亿元。2022年年底以来,TMT作为热门赛道经历了两轮情绪底,2022年12月及2023年9月TMT指数的成交额冰点分别为1213、1804亿元,类比2020-2021年核心资产、新能源两大热门赛道,TMT成交额有望延续抬升。
换手率指标显示当前交易情绪有所回暖,但仍低于近两年来的中枢水平。2020年以来的牛市期间,市场日换手率中枢整体有所上升(由2018年-2019年的1.0%至2020年-2021年的1.5%)。2022年至今市场整体波动加剧,换手率中枢回落至1.3%的水平。当前全A换手率已从9月底部位置(0.83%)有所回升,截至11月3日,全A换手率回升至1.19%,仍低于中枢水平。
投资者持股体验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从市场近期创半年新低的标的数量来看,10月18日至23日市场急跌时,创新低的成分股一度突破2000只,超过2022年10月市场底的新低数量,但尚未突破2022年4月外部冲击扰动时期的冰点(创新低股票数量达3134只)。近一周以来全市场突破半年新低的标的数量平均为119只,较此前明显回落,投资者持股体验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
自8月政策底夯实以来,杠杆资金及外资情绪呈回暖迹象,融资余额水平回升至近一年高位,北向资金净流出呈收敛态势。自今年8月底降印花税等政策“四箭齐发”、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放松以来,市场融资余额水平已经开始趋势性回升,当前历史分位水平(近两年)为77.3%,处于近一年的高位,但仍低于2021年下半年的平均水平。尽管当前北向资金仍然为净流出状态,但自8月下旬净流出水平到达历史极值位置后,流出水平开始趋势性收敛,成交净额(MA10)正向中枢水平回归。
机构层面看,情绪尚未全面回暖,公募偏股基金的股票仓位总体回升,不过新发行市场仍然趋冷,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仍处历史较低水平。公募基金方面,偏股型基金对于股票的配置比例今年6月以来总体回升,显示对未来权益市场较为乐观,但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权益配置比例近期有小幅回落,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总体提升更为明显,此外,主动权益型基金新发行市场持续遇冷,发行规模仍处历史低位,较难形成增量带动效应。私募基金方面,CREFI(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61.1%(2023Q3月均),相较年初70.5%(2023Q1月均)回落明显,处于2018年以来的历史较低水平。
02
上市公司行为:夯实底部特征
上市公司行为方面,资金面上股东减持与企业回购规模的变化,以及消息面上是否存在积极信息的密集发布,是辅助判断市场是否处于底部的主要因素。
从历史数据来看,企业回购规模在市场触底时期多会同步放量,并于触底后1-2月维持较高水平,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则常在市场触底前后快速缩量。从股票回购来看,在2018年12月、2019年6月、2020年3月、2021年3月、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的六次阶段性探底行情中,除了2022年3月上市企业回购规模提前放量外,其余时期量均与市场底同步形成,并于触底后1-2月维持较高水平。从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变化来看,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通常在见底前就有所下降,但在市场触底前后会快速缩量。以2019年初市场的触底回升行情为例,产业资本单周净减持规模从2018年12月23日的30.07亿元下降至2018年12月30日的23.75亿元,并在2019年1月6日大幅逆转为净增持。
本轮企业回购规模已于10月明显扩张,产业资本净减持在10月中旬快速缩量,从上市公司行为来看,当前已基本形成市场底部特征。企业回购方面,2023年10月A股上市企业回购规模上升至110.4亿元,9月为86.0亿元,已出现明显扩张。从绝对量来看,2018年以来的六次阶段性触底时期,当月企业回购的平均规模为119.8亿元,当前已基本接近。产业资本净减持方面,2023年10月11日至10月18日,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降至3.97亿元,已形成符合市场底的快速缩量特征,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在缩量后虽然净减持规模会有所回升,但对市场反弹并不构成阻碍。
03
舆情环境:公募“自购潮”再现,官媒发声提振信心
10月下旬以来 ,大量公募私募基金公司宣布以自有资金自购旗下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我调节机制作用。随着10月中下旬市场再度下探,近期多家头部公募再次掀起“自购潮”,10月中旬以来,南方、招商、广发、富国和易方达等9家公募基金已经累计自购13.2亿元,自购产品主要以公司权益类产品为主,此外,10月18日百亿私募基金宣布1000万元实施自购。本次“自购潮”是今年以来的第二轮,今年8月市场连续回落背景下,多家公募基金“真金白银”入场救市。而回顾近两年市场主体表现,公募基金“自购潮”往往出现在情绪底部,如2022年10月底、2022年4月底。
近日官媒发声提振市场信心,过去市场情绪低迷期同样出现过类似情形。10月中旬以来市场快速下探,上证指数于10月23日再度跌破3000点,10月24日中国经济时报刊文《为终将到来的新一轮牛市做好准备》,官媒喊话提振市场信心。11月以来市场在短暂反弹后再度陷入调整,11月2日国安部发文重申“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回顾近几年市场情绪低迷时同样出现过类似情形,如2022年9月、2022年4月、2019年1月、2019年8月等市场底部区间,官媒均喊话提振市场信心。
04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反复、海外通胀超预期、地缘政治扰动加剧、产业政策推进速度或不及预期、历史数据仅供参考、比较研究的局限性等。
责任编辑:洪大龙 《皇冠手机hg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