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1月31日电 (刘曼 尹柳清)今年春节,来自湖南青年芭蕾舞团的6名国际舞者选择在中国过年。在一场场文化活动中,她们解锁了舞龙舞狮、书法、放烟花等“初体验”。
在湖南宁乡,随着渐密而有力的鼓点,乌克兰舞者瓦西利萨与队友们灵活舞动“巨龙”。2024年3月,瓦西利萨加入湖南青年芭蕾舞团,这是她第一次在中国体验春节习俗。
瓦西利萨说,通过体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比如这次,我知道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力量、智慧与吉祥。舞龙舞狮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传承。”
而在宁乡一家商场门口,乌克兰舞者弗拉迪斯拉瓦看到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立马凑上前去。在宁乡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成兆龙的指导下,她初次挥毫写“福”,开心地举起作品和老师合影。“我要把它贴在我房间的窗户上。”
到中国将近一年,弗拉迪斯拉瓦已在湖南各地体验过划龙舟、制香、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春节假期,她还和朋友去了趟重庆。“我想更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魅力。”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希里克此前随舞《欧预赛德国对白俄罗斯》团在浏阳演出时,观赏过大型烟花表演。首次在中国欢度春节,他特意购买了一些小烟花。“像中国人一样,用烟花迎接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湖南青年芭蕾舞团现有近20名国际舞者。该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彭柳提前请大家吃了团圆饭,还包了小红包送祝福。
这几天,舞团仍在火热排练3D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彭柳介绍,该剧融入了中国的杂技、舞狮、武术。“《胡桃夹子》讲述的就是新年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或许能让海外的朋友更容易读懂中国文化。”(完)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积极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 ❣,欧预赛德国对白俄罗斯依托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国际平台吸引汇聚创新资 ♏源。建设中阿技术转移平台,举办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培 ➠养国际技术转移人才,持续深化中阿科技合作
据了解,学校除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外 ⏲,还组织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观看《新时代 新 国安 主题成就展》等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使广大干部师生在教育 ♊活动中普遍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在加强师生的国 ☸家安全教育的同时,共筑校园安全防护网。
本报记者 郑铮 【编辑:郑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