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打通痛点堵点 恢复扩大消费
本市拟推51项改革清理隐性壁垒
本报记者 曹政
北京正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昨天,市发改委、市商务局联合对外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8个业态,提出51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这些改革任务覆盖了70%以上的居民消费,既包括准入准营、监管执法等共性任务,还提出个性化改革任务,让政策更精准、企业获得感更强。
准入准营简化审批
鼓励医院引入连锁便利店《彩票网投平台哪个安全》
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不能回避的是,不同消费业态的营商环境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隐性壁垒。
针对企业提出的食品经营许可通过率低、核查时间长,存在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本市将推动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远程核查,在线发放电子证照;针对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缺少产权证明或产权归属不明晰,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或许可的问题,将由各区制定区域性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措施,符合相关条件的予以办理营业执照。
部分企业提出,商业设施外立面装修改造办理规划许可存在专家论证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本市也将明确论证时限,合并市区两级专家咨询论证;针对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标准执行不统一,多次整改、反复核验的问题,本市也将加强验收标准解读和对现场验收人员的培训力度,明确告知整改要求和整改合格标准。
“根据方案,北京还将为连锁企业提供集中批量办理业务,减少企业重复预约办事;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科技园区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商圈改造提升
推进停车设施共享共用
春节期间,不少有条件的商街推出市集,丰富的商业外摆让市民感受到更浓的年味儿。
未来,北京更多商圈将尝试外摆经营方式。根据方案,本市将加快规范商圈广告、外摆、展示、促销等事项办理流程和标准,完善户外广告设施管理配套制度,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同时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由区政府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外摆位,明确外摆时间、经营品类等细则,由经营者向所在街道进行网上报备,由街道对细则落实情况进行监管;优化促销“无需许可活动报告”内部管理流程,属地公安、消防等部门提前开展安全指导。
此外,本市也将统筹推进商圈改造提升和交通配套,针对大型商场周边停车难、道路拥堵、地铁口不连通,商圈内各类停车设施难以共享,公交运行时间与商圈营业时间不匹配等问题,编制商圈交通组织方案,提升地上地下交通连接程度,推进停车设施共享共用。
优化文化演出管理
研究出台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规定
一些新业态也进入了方案优化营商的范围。针对企业提出的文化演出许可审批周期长,办理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证明门槛较高的问题,方案提出,将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涉及的营业性演出许可、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等审批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并联审批、全程网办;研究出台密室剧本杀等新型文化业态内容管理规定,细化内容审查标准、流程。
优化电商零售发展环境方面,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度大、“一企一策”希望加快落地、跨境电商经营范围有限等问题,本市将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贷额度、灵活调整还款安排等差异化服务,积极争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产品扩围,延伸拓展跨境电商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研究探索依托市内商圈、超市等消费场景设置自提柜、前置仓的跨境消费新模式。
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方面,将制定实施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形成全市车站相随、场景互补、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车用新能源补给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规范乡村民宿准入标准和流程方面,推广全环节多部门培训指导、联合审核、联合监管模式,制定符合乡村民宿行业特点的卫生、安全等审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