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月31日电(王婷婷)“自古英豪皆入蜀,夔门一出便成龙。”30日晚,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场节目中,文化嘉宾、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通过沉浸式外景题带领全国观众走进奉节,感受夔州诗词、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
“距今13万年前,这里的古人类已经创造出最原始的雕刻艺术品。在新石器时代,奉节又出土了重庆地区最古老的陶片,距今4000多年的老关庙遗址有着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存。”在节目中,郦波教授登临白帝城,远眺夔门天高,带领观众走进夔州博物馆,探寻奉节古文化的源头。
古代的夔州,今天的奉节,千年文脉筑成一座诗城。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重庆奉节缘何“诗”承千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深受当地民歌感染写下《竹枝词》,至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千古传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李白三过瞿塘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流芳。
回溯历史,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陆游、李贺、苏轼、苏辙、陆游等千名诗人到过奉节,或旅居或为官,留下上万首诗篇震烁古今。2017年,奉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华诗城”。
今年是奉节第六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在节目中,奉节以诗词为引,将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风景名胜、崭新的城市风貌等带给观众,通过文化嘉宾及精彩点评,解读诗歌、诗人与诗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夔州诗词,记住中华诗城。
“我是奉节人,离开家乡到北京工作有两年时间,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看到了家乡奉节的新面貌和新变化,心情很激动,通过诗词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奉节的历史人文故事,希望有更多人来奉节旅游,实地感受奉节诗词文化。”90后诗词爱好者曾渝溪今年春节返乡回到奉节,和家人吃完饭后便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
近年来,奉节把“盆景”变成了风景、把景点扩成景区、把景区连成线《D8彩票计划》路、把“珍珠”串成“项链”,努力推动旅游发展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奉节进入高铁时代,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奉节这座诗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2022年奉节累计接待游客2560.01万人次、增长12.3%,旅游综合收入143.7亿元、增长20.7%,在2023年春节期间,奉节共接待游客89.81万人次,同比增长42.04%。
重庆奉节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潘万山称,未来5年奉节县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华诗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通过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用好生态和人文两大宝贝,全面升级重点景区,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文旅产业,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在今年重庆两会期间,中共重庆奉节县委书记张果表示,将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奉节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中展现奉节新作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