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玲玲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2025年伊始,中国多地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近日,江苏、安徽、陕西、贵州、上海、重庆等省市相继宣布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以期为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以更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
新年伊始,多地公布第一季度或全年的重大项目情况。
陕西今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近2.9万亿元;江苏一季度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比去年增加97个;安徽第一批开工重大项目622个,总投资达4057.5亿元;重庆一季度共304个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总投资达3860亿元;深圳首批259个新项目也在新年首个工作日集中开工。
多省份一把手在新年首个工作日赴项目现场发出开工令。
1月2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宣布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省委副书记王清宪在会上指出,要坚持干字当头,保持大抓项目的力度,持续释放内需潜力。要用足用好国家扩内需等一揽子政策,聚焦提高投资效益,谋划更多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
在陕西省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上,省委书记赵一德宣布开工令。省长赵刚在活动上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强责任、更大力度推动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重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现场,市委书记袁家军宣布开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2025年首批259个新项目集中开工的活动现场强调,“要吹响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奋斗号角”。
江苏1月2日召开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新的一年,全省上下要以更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真正形成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
“在国内外环境面临较大压力时,重大项目建设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强调要“提高投资效益”。重大项目投资额度大、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与改善民生、推动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色更“新”、结构更优
今年首批重大项目呈现哪些特点?受访专家指出,多地首批开工的重大项目中,项目成色更新、质量结构更优。
安徽第一批开工的622个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5.3%,高技术项目占比40%,涵盖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
重庆一季度开工投产的304个项目,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建、交通、民生等多领域;
厦门首批开工7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75亿元,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城市更新并举,具有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业态新等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万《彩票appiphone》喆对国是直通车表示,今年首批重大项目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围绕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展开谋划,其中“两重”建设是重点;
二是科技创新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重点推进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项目,同时不同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等方面各有侧重;
三是社会事业、城市更新等民生工程,也是今年重大项目的侧重点之一。
“今年的重大项目将更多围绕科技突破与数字经济来展开,建设一些智慧型的重大项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说。
左小蕾认为,今年首批重大项目更加强调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方面的布局,结构上也更加优化,有利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同时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拉动力度或高于去年
回顾2024年,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显著,为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白明指出,2024年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含量高,尤其突破了一些“卡脖子”技术。“这些项目并非仅仅为了拉动经济而重复的基建项目,更多是为国家经济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万喆表示,2024与2025年重大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对先进制造业、民生工程的重视等。同时存在一定的延续性。随着2024年9月底以来中央加力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日益凸显,“更多实物工作量的形成与推进将在2025年完成,对整体经济的拉动力度会比2024年更大。”
重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添动力,同时资金支持也为重大项目添保障。2024年,全国范围内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投向“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已基本发行完毕,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正加快发行,这些都为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及投资创造了积极条件。
因地制宜,加强谋划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重大项目建设不仅要提速,各地还尤其要关注建设的方式方法。
左小蕾强调,地方项目规划需与中央重大决策与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同时围绕“双碳”目标与新质生产力做好项目谋划与推进工作。
万喆提出三方面观点:
其一,各地方需因地制宜,精准谋划。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部署推进,避免盲目跟风,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利用;
其次,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障土地等要素供给,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责任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其三,在推进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关注中小型项目,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在中央一揽子政策基础上,各地应制定自身的配套政策和计划,以更好地落实中央政策,推动投资与消费增长。
“在项目选择上地方要注意回报率的问题,切忌‘形象工程’。同时也要加强资金保障,优化资金支出结构,防止出现‘烂尾工程’。”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