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2月12日电 (李明芮)山东省人民政府12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自贸试验区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开放创新、数字经济、政府管理创新、边境后规则开放等领域的新一批38项制度创新成果。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崔洪光在发布会上介绍,发布的新一批38项制度创新成果主要呈现聚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建设;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进重点产业提升;聚焦落实重大战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等特点。
崔洪光称,在黄河流域协同发展方面,山东自贸试验区实施鲁豫联动跨关区通关改革,依托“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与河南等黄河流域省份联动开展跨关区通关改革,将青岛片区港口集货、配载等码头前沿功能延伸至郑州内陆港,“实现出口货物‘内陆申报、属地放行、班列直运、抵港直装、原箱上船’,有效提升了通关时效,境内运输成本下降约20%”。
投资贸易便利化是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崔洪光对此表示,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聚焦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在推动外贸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年推出的新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中,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成果达11项,约占总成果量的四分之一。“针对近年来山东企业对非洲件杂货出口大幅增长的趋势,山东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出件杂货出口监管新模式,将箱载件杂货分解为‘集装箱’和‘件杂货’两个部分实施监管,并将装船理货环节前置,实施集中查验,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了监管风险。”
此外,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也是制度创新差异化探索的重要目标方向。据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海洋局副局长燕东介绍,202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国的17.2%,稳居全国第二位,海洋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提升用海审批服务效能,我们在山东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跨部门综合窗口,实现用海审批涉及的3个事项一个窗口收件、后台多部门协作,分类审批、集成办理,提升项目用海审批效率。”
对于山东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王延伟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在中国金融开放总体战略框架下,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本外币管理政策,围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拓宽跨境融资渠道、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等推出一系列制度创新。
“在跨境收支本外币结算中,我们坚持越诚信越便利的原则,对经《体彩2元一注能中多少钱》认定的优质企业实施更宽松更包容的管理。”王延伟介绍说,目前山东省已经认定跨境人民币业务优质企业1773家。此次推出的政策将重塑优质企业认定管理流程,不仅可以降低制造型企业或集团企业名单准入门槛,还建立本外币间、跨区域间优质企业互任机制,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还推进以电子化方式进行单证审核、业务办理,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全流程无纸化、自主化办理。“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前11个月,山东跨境人民币结算达到12952亿元,同比增长5.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