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注册资本3.3亿元,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与滴滴关联公司北京小桔科技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69.7%和30.3%,宁德时代为控股方,法定代表人由前滴滴副总裁、时《360彩票种彩大厅》代电服CEO杨峻担任。
新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及电池租赁等,标志着两大行业巨头在换电领域的深度整合正式落地。
合作背景:补能痛点与生态协同
网约车场景:高频补能需求驱动换电模式
网约车日均行驶里程长、补能频次高,传统充电模式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而换电可将补能时间压缩至1-2分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宁德时代与滴滴此次合作明确以网约车为切入点,直击公共出行领域的核心痛点。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已覆盖190多个城市的充电网络,日均服务超6.8亿次,叠加宁德时代的标准化换电技术,双方有望快速铺开换电站网络,形成规模效应。
技术标准化: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生态”
宁德时代自2022年推出“巧克力换电块”解决方案以来,已形成20、25两种标准化电池模块,适配不同车型需求,单个换电站可存储48块电池,换电时间仅需100秒,成本较蔚来等车企更低。此次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电池在网约车场景的普及,降低车企开发换电车型的门槛,加速生态扩张。
战略互补:资源整合与生态闭环
滴滴的出行数据与运营经验,结合宁德时代的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形成“电池生产-换电站建设-车辆运营”的闭环。此外,双方还计划在储充一体、虚拟电厂等领域深化合作,探索能源服务多元化。
行业影响:重塑补能市场格局
对换电赛道的催化效应: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45%的巨头,其入局换电领域具有风向标意义。目前,国内换电市场主要由蔚来主导(超4000座换电站),但蔚来模式受限于自有车型和电池规格,而宁德时代凭借标准化方案和车企合作网络(如长安、上汽、一汽等),有望实现跨品牌兼容,推动行业从“单打独斗”转向开放生态。
对蔚来的“竞合关系”:
短期内,宁德时代的低价策略(月费469-599元,低于蔚来BaaS的728-1128元)可能分流部分网约车用户,但长期看,双方共同教育市场将加速换电模式普及。蔚来第四代换电站单日服务能力达480台次,而宁德时代计划2025年建成1000座、远期目标3万座,规模化竞争或倒逼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
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启示:
财务与战略价值分析
宁德时代的利润增长点:
尽管2024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因电池降价同比下滑12%,但净利润逆势增长15.6%至530亿元,技术溢价与多元化布局成关键。换电业务通过电池租赁、服务订阅等模式提供稳定现金流,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极。
滴滴的能源版图扩张:
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已布局充电、加油、虚拟电厂等业务,换电合资公司补齐其补能矩阵,增强对司机端的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数据反哺优化换电站选址与运营效率,提升平台竞争力。
资本市场预期:
宁德时代计划2025年上半年赴港二次上市,募资或超50亿美元。换电合资公司的成立将强化其“全球化+全场景能源服务”的叙事,吸引ESG投资者关注。
挑战与未来展望
标准化与兼容性难题:
当前车企电池规格各异,宁德时代需推动更多厂商采用其换电标准。尽管已与多家车企合作,但若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自行布局,生态碎片化风险仍存。
重资产投入与回报周期:
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约150万元,规模化铺开需巨额资金。合资公司可依托滴滴的流量优势和宁德时代的融资能力,但盈利模式仍需验证。
政策红利与长期趋势:
中国工信部已明确支持换电模式发展,公共领域电动化试点政策或进一步倾斜。随着电池寿命管理、梯次利用技术成熟,换电的经济性与环保价值将凸显。
结语
宁德时代与滴滴的换电合资公司,不仅是两家巨头的业务延伸,更是补能革命的关键一步。通过技术标准化、场景聚焦与生态协同,这一合作有望重构公共出行能源网络,并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中国方案”。
未来,换电能否与超充、家充“三分天下”,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政策支持力度与市场接受度,但毋庸置疑的是,宁德时代已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了先发制人的战略高地。
责任编辑:杨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