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标准的空白,延伸出一个新型职业——职业退费人。
自称做游戏等平台职业退费中介的小瑞(化名)称,游戏退费这行是“用最小的成本赚不少的钱”。因弟弟在游戏平台充值近九千块钱,他为弟弟申诉得到退费,从而成为了一名职业退费中介,“承诺全额退费和成年也能退的,99%的都是骗子。”
未成年人可以退费的同时,也延伸出一种新型“退费骗局”。
李星(化名)就曾陷入这样的骗局中。她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人说退费成功了,加了对方微信后,对方推来“法律顾问”的微信。结果她被骗了300元。
用P来的成功退费的截图,在社交平台引流,是一些“法律咨询”公司常用的套路,在把对方引至微信后,让对方交“服务费”,而后“玩失踪”。不仅图是P的,就连法律咨询公司的“法务”也是中专毕业,没有任何法律知识背景。记者也发现,有的法律咨询公司,注册仅3个月就被注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职业退费人把退费变成了一种职业行为,这本身是合理的,但现实中,“职业退费往往成为行骗的噱头,这实际上是电信诈骗的变种”。
“承诺全额退费的基本是骗子”
2024年5月28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填补了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标准的空白,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明确划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和监护人相关责任等规定。
一名自称在做游戏等平台退费的中介小瑞告诉记者,游戏退费这行是“用最小的成本赚不少的钱”。
他说,他最开始是因为弟弟在两个游戏平台充值了近九千块钱,他自己申诉退了3300元。“同村的孩子也是玩的同款游戏,听说我退款成功过就来问我,”小瑞说,后面他就慢慢干起了这行。
小瑞称,他们一般是走诉讼(退费),因为涉及充值的金额很少,游戏公司一般都不会选择开庭,因为需要花比这个费用更多的钱来应对官司,他们宁愿选择调解,但调解一般不会退全款。如果涉及的金额很大,那么游戏公司可能就不愿意放弃(开庭)了。
“很多孩子的家长是在农村,父母双方对这些东西压根不了解,其实资料充足的话,自己就能退款。”小瑞说,要不然这个产业也不会起来得这么快。他说,自己收取10%介绍费,还会给来咨询的人垫付100元的资料费,“一般要我垫付的那一步,(双方)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我垫付完,他们就要签合同了。”
他介绍,很多律师看不上这种案子。因为正式的律师咨询一次就要更多的钱,开庭要好几千元,很多网上退款的法律公司都是没有律师的,包括他所在的公司其实也没有律师。
他自称有很多退费成功的案例,但也坦言确实有很多骗子,他就见过想要退费反而被骗好几千元的,“只要承诺全额退费和成年也能退的,99%的都是骗子。”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电商平台有号称可以帮助退费的“维权中心”。其中一家名为“润律专业维权中心”的淘宝店客服告诉记者,能接(单)就能退,目前的案例中,基本可以做到60%至100%之间,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做到99%至100%,具体能退多少,需要和“主任”1对1沟通后才能给出大致范围。
成年人充值游戏是否可以退费?对方称,如果客户是被诱导消费或是误冲或是帮助自己的未成年弟弟妹妹申请退费,他们均可以接受委托。“您配合我们就可以,您的这个情况,我们之前处理过很多次,成功率都很高,麻烦您现在看一下本店中的任意链接。”
多个社交平台引流
未成年人可以退费,一些成年人也在蠢蠢欲动。而与此同时,也延伸出一种新型的“退费骗局”。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有人伪装成退费成功的用户,在小红书、闲鱼等社交或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成功退费的截图,用来引流,将潜在客户从各个社交平台引到微信,再以“法律咨询”“法务”的身份引导消费者付“服务费”,签订合同或口头承诺,最后却无法退款玩消失,这是部分退费骗局的揽财方式。
近日,记者以“游戏退费”等为关键词,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有人发文称,自己找了退费人,但因此陷入了骗局。当有人发文称成年人也可以退费,评论区会有很多人急迫地询问“怎么退”“教我”“求教”,这时就会有人在他们的跟帖下暗示他们加微信聊。
张月(化名)和李星都曾陷入这样的骗局中。
2024年5月,张月在二手交易网站“闲鱼”出售游戏账号,被骗子盯上。
“骗子在我的评论区发消息,我私信他问‘蛋仔派对’账号能不能退费,对方打包票说可以退费,包成功的。”她说,此后她加上对方微信,并加上了一名所谓的“公司法务”,付款了200元定金。
张月也曾疑心对方是骗子,按照对方的企业微信搜索了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公司是存在的,但在后续退费中,对方的信息回复开始变得非常慢。“早上发晚上回,下午发明天回”。最后直接不回了,还把张月拉黑。
张月说,她的朋友看她在退费,也尝试了退费,以为可以成功,但最后同样受骗。张月发布的图片中,涉事公司为“海口龙华卫艺律信息咨询工作室”。
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工作室成立于2024年4月23日,是个体工商户,目前该工作室已处于注销状态。
另一名同样“中招”的是在直播平台充值近2万元的赵林(化名)。他也在类似的套路下签订了退费的合同,向对方付款一千元,最后并未退费成功,只退了200元。赵林说,这种公司一般打着法律或者咨询的名义,以全款的5%收费,有时也会和想退费的人签订合同,宣称直播打赏、游戏充值都能退费。
赵林说,在抖音上,他看到一条宣传退费的视频,在该视频的评论区,有人称自己在他们家交过钱退过费,于是他就和对方聊上了。
他向记者展示的合同显示,涉事公司为“哈尔滨众助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双方签订的合同显示,服务费约定为“基础咨询服务费 1000元(签订本协议当日支付)”“代为维权服务费,退款金额的5% ”。合同还约定,因不可归责于乙方的事由,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甲方应当向乙方支付已完成部分工作的阶段服务费。该合同还规定,具体维权退费进度大概会在7到20个工作日内出结果,可能提前、推迟或延后,均属正常现象。
以法律咨询的名义“圈钱”
李星的经历也大致如此。她玩“绝地求生”充值了两千多元,想退回来。在小红书上,她看到有人说自己已经退费成功了,于是她加了这个人的微信。
李星告诉记者,对方明确告诉她自己已经退费成功了,还推了她一个“龙华珈叶法律顾问”的微信名片。她加了其微信后,对方让她填写日期、姓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并称“填一下,然后做合同”,对方发给她一个公司对公账户,让她付款300元,“付款之后我来对接处理”。
11月8日,她问对方退款需要多久,对方称“3-15个工作日”。在被问到是否需要提供绑定游戏的QQ号,对方仅称“听老师的”。
“就一上来给我说签合同,我以为签了合同不会被骗,没想到签了后还是被骗。”李星称,对方让她签一《yobo体育》份《法律咨询服务协议》,以及对公账户,让她认为对方应该不是骗子。
不过,在付钱之前,李星还是有些疑心,她想通过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付钱,但对方不让她走平台。与此同时,此前为她推荐“法律顾问”的网友,一直在催促她尽快付款。
在李星填写了信息,并转账300元的几天后,她询问退款进度,“法律顾问”一直不回复消息。11月14日,她微信打给对方,对方也未接听。11月21日晚间,她再次发去消息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她提供给澎湃新闻的《法律咨询服务协议》首页显示,受委托人为“海口龙华珈叶信息咨询工作室”。记者查询发现,该工作室为个体工商户,于2024年8月13日刚成立,经营项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房地产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海口龙华珈叶信息咨询工作室和前述张月碰到的海口龙华卫艺律信息咨询工作室一样,目前也处于注销状态。
退费成功案例实为P图
2024年8月,B站博主“滤镜粉碎机”通过近两个月的暗访了解到,这些代退费的法律咨询公司,退费成功的截图实为P图,公司的“法务”实际是中专毕业。
“滤镜粉碎机”博主“毕老师”介绍,他和同事在哈尔滨两家法律咨询公司试岗时发现,有人刚通过社交平台诱骗一名网友交了2000元的“服务费”,公司的员工都在欢呼庆祝。
在面试中,一家法律咨询公司的面试员称,员工不懂法律也没关系,“就是和他们瞎聊,把信息推给销售就行。”另一家公司的面试员也表示,不需要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在暗访中,“毕老师”发现,公司的“法务”均没有法律知识背景,其中一名“法务”是中专毕业。
在视频中,“毕老师”介绍,这两家公司的客服人员都干了没多久,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流。“就是以受害者身份在社交平台发帖,或者引导客户,塑造和他们一样的经历,说得可怜一点,一起吐槽,然后再拉近距离,最后才是慢慢引导退费。”退费成功的截图,是公司员工P图而来,修改了日期和具体时间,就拿去发社交平台引流。
电信诈骗的演变,维权成本过高
12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退费人是把退费变成了一种职业行为,有些退费涉及未成年人,家长不懂相关法律法规,请职业退费人帮忙,这是合理的。
“而现实中,职业退费往往成为行骗的噱头,这实际上是电信诈骗的变种。”朱巍称,电信诈骗随着政策、产业包括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进化,而且速度非常快。一些法律咨询公司或者个人,打着“职业退费”的旗号,伪装成专业的律师或法务,虚构退费效果,让受害人交三五百块钱的“服务费”,这其实就是电信诈骗,即使他们真的去退费了,往往也是退费不成功,这可能也涉及虚假宣传。
关于法律咨询公司,朱巍表示,它不是律师事务所,“性质比较复杂,也比较奇怪”,它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看似是法律服务公司,但实际上并没有法律服务资格,不能承接诉讼,甚至不能接受当事人的委托。
朱巍坦言,对于受害者而言,如果是在社交平台遇到退费骗局,可以向平台举报。此外,也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涉事公司。最后,受害者也可以选择报警,但因为涉案金额较小,公安机关是否立案也是个疑问。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鑫认为,根据《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额游戏充值可以提出退费申请。相比之下,成年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游戏充值行为一般被视为自愿且有效的消费行为,因此不享有与未成年人相同的退费保护。
邢鑫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所谓的“信息咨询公司”或个人利用社交平台引流并声称可以帮助退费,如果实际上并无能力或意图帮助退费,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这种行为不仅构成民事上的欺诈,如果涉及金额总数达到刑事立案金额,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邢鑫指出,依据《民法典》第六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如果公司在注销前存在违法行为或未依法清算,导致无法清偿债务,那么原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可能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但在实际案例中,消费者往往因为金额过少,而放弃维权,抱有“花钱消灾”的心态。邢鑫称,金额不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如果对方总的欺诈金额达到标准,可能会因犯诈骗罪被立案调查。但对于个人受害者来说,小金额的欺诈维权是比较困难的,自身收益与维权成本相比,维权成本太高。
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朱轩 实习生 戴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