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司马迁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这一记述是史实还是传说?长期以来在历史和考古学界存有争议,也颇受关注。
二里头文化二期夏王朝遗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研究分会会长朱乃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09年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九板桥村征集发现的历史文物玉戈和玉圭,为探索被淹没3500多年的古越国早期开发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他说,绍兴九板桥玉戈玉圭的玉质和受沁程度基本相同,两者均为征集品,缺乏出土信息,无法断定埋藏年代,但通过与二里头遗址墓地出土的两件玉戈和三件玉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确认绍兴九板桥玉戈玉圭是二里头文化二期制作的作品,为夏王朝遗物,其中,九板桥玉圭可能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二里头文化制作的玉圭。
这次分析研究说明,绍兴九板桥玉戈玉圭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来到古越国核心区域,显示古越国的开发与夏遗民奔越有关,也印证了司马迁记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的说法有史实背景依据。
如何从中原来到古越国地区
九板桥玉戈玉圭都是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二期的作品,但它们却出土于古越国的核心地区浙江绍兴,其考古学文化属性和出土地点这两方面的现象,隐含着两个有待探索解决的问题:一是九板桥玉戈、玉圭是何时来到古越国地区的?二是它们因何种原因离开中原地区?
朱乃诚指出,近年来在邻近的福建省西北部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玉器,为探索解决九板桥玉戈玉圭何时从中原地区来到古越国地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公布的光泽走马岭遗址发现的玉器有8件,分别为1件牙璋、1件玉璋、1件有领玉璧、1件玉环、1件双联玉璧形饰、3件玉玦,依据这8件玉器中制作年代最晚的牙璋属二里头文化四期,推定这8件玉器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来到福建西北部,其埋藏年代在商时期。
九板桥玉戈玉圭是二里头文化二期的作品,其玉质与走马岭二里头文化四期牙璋的接近。依据走马岭牙璋、玉璋等玉器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来到福建西北部的现象,推测九板桥玉戈玉圭也应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从中原地区来到古越国地区。
朱乃诚认为,关于九板桥玉戈玉圭从中原地区来到古越国核心区域的途径,根据在安徽中部地区发现一批二里头文化三、四期的铜铃、戈、戚、钺等文化遗存,显示安徽中部地区可能是连接中原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文化通道。据此推测,九板桥玉戈玉圭很可能通过安徽中部地区来到古越国核心区域。
反映夏遗民奔越考古文化现象
朱乃诚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是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或将二里头文化三期与四期前段作为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尚不能确认其是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
他自2013年以来持续开展研究,认为以二里头遗址三、四期宫城、宫殿建筑基址、牙璋及与其相关联的一批高档文化遗存,是商汤灭夏之后的“汤作夏社”的遗存,并提出在石峁一带、山东地区、湖北与湖南、安徽、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等中原以外地区大半个中国的区域内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高档文化遗存,都是二里头遗址三、四期作为“夏社”时期及二里头四期之后“夏社”被废黜而从中原地区传播出来的。这也是夏王朝被商汤灭亡之后,夏遗民流闯四方这一历史事件反映在考古学上的一种文化现象。
绍兴九板桥玉戈玉圭的发现以及它们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来到越地、在商末之前埋藏在古越国核心地区的现象,再次显示夏王朝被推翻之后夏遗民从中原地区向四方《新普京手机娱乐官网9044》扩散的史实。
朱乃诚强调,二里头文化制作的九板桥玉戈玉圭在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来到古越国核心地区的历史背景,应与夏遗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逃亡过程中的一分支来到古越国地区这一历史事件有关,也即夏遗民奔越反映在考古学上的一种文化现象。
此外,夏王朝是否制作、使用玉圭,长期以来没有定说。九板桥玉圭的发现,既说明夏王朝是制作并使用玉圭这一史实,也彰显夏王朝玉圭的形制特征。
朱乃诚表示,他通过对全国40多处地点发现的100多件牙璋的分析,初步考察了夏遗民流闯四方的现象,也揭开古越国开发与夏遗民奔越有关的这一历史背景。
绍兴九板桥玉戈玉圭的发现,虽然仅是目前所了解到的极其有限的分布在古越国核心区域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但这一发现既丰富了夏文化遗存,也开拓了夏王朝与古越国探索的研究视野,并昭示着在古越国区域可能存在着一批较为丰富的夏文化遗存,有待发现。”朱乃诚说。(完)
责编:蔡仲鸣 徐伟 责校:尤中轩新普京手机娱乐官网9044
(二)激励措施新普京手机娱乐官网9044
本报记者 张延 【编辑:春野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