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我们这样干⑥】
新年伊始,一周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战4捷!开启了高密度发射的大幕。
70次《78500彩彩票》宇航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人为自己在2023年定下的目标,将再一次刷新中国航天的年发射纪录!
这“加速”,不仅在九天苍穹。这个春天,无论是在量子尺度的微观世界,还是在长城内外的千里沃野,“加快、再加快”,是万千铆足干劲的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大年初七,安徽合肥,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已是一片繁忙,光刻、刻蚀、镀膜……洁净无尘环境下,一道道程序有条不紊。实验室内,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团队,正围着4台量子计算机紧锣密鼓地加紧调试。要知道,春节前夕,“悟空芯”量子芯片刚刚在这里诞生。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一口气报出一连串数字,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场量子科学赛道上的争分夺秒——
“从去年1月生产线投入运营开始,我们导入了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1500多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最终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缩短周期、提高质量,很快,国产量子计算机‘悟空’就将在这里面世!”
“起升,转臂,对孔,落位。”2月1日14点06分,北京怀柔,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第一个预准直单元R06MP1安装就位。在这条周长1300余米的隧道里,这样的预准直单元总计将安装288个。
“HEPS储存环隧道设备安装工作正式启动,是HEPS快速向前推进的一个新起点。”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总指挥潘卫民的话语间,关键词也是“加速”。
“建成后,这条HEPS储存环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光源加速器、国内第一大加速器。而这座形似一个巨型放大镜的HEPS,将是世界上发射度最低、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成为又一个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基础研究探测微观世界的‘国之利器’。”目标在前,潘卫民须臾不敢放松,“下一步,将是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攻坚。”
同样没有“歇”过“一口气”的,还有浙江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制的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集智能超算、类脑计算等于一身,这个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算力达到E级以上,相当于上千万台家用计算机加在一起的算力。
借助这强大算力,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冯献忠正带领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模拟计算等方法,尝试为大豆育种全面提速。
能有多快?“正常来讲,育成一个大豆品种要10年,在这里,至少可以缩短3到5年。由此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冯献忠对记者说。
科技竞争,唯快不破。眼下,这里的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已和国家天文台等20多家院校机构深度合作,6支交叉学科团队已然建立,新的一年,将超前布局天文、基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启新的赛跑。
最近两个月,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每天踩着仅仅一脚宽的田埂,去试验田里观察水稻的长势,是老“南繁人”魏兴华的头等大事。
“水稻加代育种,是加速培育优质水稻品种的关键。我们的研究所在杭州,冬季不能种水稻,但在这里可以。所以说,在‘南繁’的每一天都不能耽误!”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种质库的负责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冬季他都要来到三亚为水稻育种“加速”。
2021年,崖州湾科技城就9个研究方向79个重大攻关项目向社会发榜,魏兴华“揭榜挂帅”——目标是培育出适合轻简栽培的水稻种质资源。他们计划在3年时间内培育出耐低温、耐直接播种的水稻性状,从而减少播种环节、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
签下“军令状”,明确时间表,魏兴华的科研脚步越走越快——“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农户容易种、喜欢种的品种,用少的劳力和投入就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就在这个春天,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等一批科技成果;“天智二号”D星升空,我国卫星“智能化”加速;破解宇宙中古老化石的奥秘,中国科学家成功构造银河系内双白矮星星族……
就在这个春天,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1003、1006架)成功转场,拉开了新一年科研试飞的序幕;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同济飞鱼”甫一亮相,受到国际关注;“海基一号”石油钻采平台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模式成功,在强台风中稳稳立住……
“加速,做一些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加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对记者,冯献忠的一番话道出了全速奔跑的科研人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