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中纪委再次点名讲课费
2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严肃查处违规受礼行为》,明确将“以讲课费名义收受礼品礼金”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文件特别划出三条红线:假借学术活动输送利益、虚增讲课频次及金额、向监管对象变相赠礼。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中已多次直接点名医药行业的“讲课费”问题。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优化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小儿感冒宁颗粒等3药品“处转非”公示
2月20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非处方药转换公示,涉及品种为盐酸氨溴索滴剂、小儿感冒宁颗粒和蒲公英颗粒。公示期截止分别为2025年03月20日、2025年03月17日和2025年03月17日。
国家药监局:支持将原研药引进境内生产
据国家药监局微信公众号2月20日消息,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近日带队赴山东调研。黄果强调,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创新药研发和对外合作。药品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支持将原研药引进境内生产,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同时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引导国内企业、研发机构等加大创新药和高质量仿制药研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
国家医保局对耗材价格治理出招
2月21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中心静脉给药价格综合治理结果。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立足于省级集采发现的市场价格,选取市场上用量最大的主流产品中选价格作为参照价格,以参照价格的1.8倍为限,按照“低价产品少降或不降,高价产品多降”的思路,指导有关省份医保部门对68家内外资生产企业和进口代理商进行约谈,督促企业积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过高加价,下调终端挂网价格,推动集采中选价格和挂网价格相对协同。
复旦大学华山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
2月21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此次研究发现的全新治疗靶点和候选新药有望从疾病早期对帕金森病进行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公司大事】
真实生物《656官方网站》二战IP
据港交所官网2月18日消息,真实生物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真实生物致力于探索并解决抗病毒和抗肿瘤领域现有治疗方案中的耐药性问题,目前的核心产品为1.1类原创新药阿兹夫定。早在2022年,真实生物曾试图依靠“成人新冠治疗药物”阿兹夫定登陆港交所,但未如愿。
贝海生物多西他赛出海
2月18日,贝海生物宣布,已与Zydus Lifesciences达成战略合作,授予其多西他赛改良型新药BEIZRAY在美国市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贝海生物将获得包括1500万美元(在协议签署后支付)和1000万美元(在首次产品交付后支付)的首付款及多项销售里程碑款项和高两位数的利润分成。
阿斯利康收购珐博进中国
2月20日,阿斯利康宣布将以约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根据协议条款,珐博进将获得8500万美元的企业价值,以及交易交割时珐博进中国持有的约7500万美元现金,总计约1.6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中期完成交割。完成交割后,阿斯利康将获得后者核心产品罗沙司他在中国的所有权利,而珐博进继续保留其在美国及未授权给安斯泰来的市场对罗沙司他的权利。
瑞康医药拟收购浙江衡玖76.01%股权
2月21日,瑞康医药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吉祥山(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拟以现金向关联方烟台衡悦收购浙江衡玖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76.01%股权,交易金额为1.51亿元。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浙江衡玖的估值为1.99亿元。
【新药上市】
恒瑞医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2月17日,恒瑞医药宣布其提交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HR19034滴眼液)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申请上市的适应症为:用于延缓等效球镜度数为-0.50D至-4.00D(散光≤1.50D、屈光参差≤1.50D)的6至12岁儿童近视进展。
【舆情预警】
连亏五年 龙津药业面临退市
2月18日,昆明龙津药业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龙津药业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营收5086.5万元-7460.2万元,利润总额亏损3325.62万元-4949.76万元。
“花红药业”等4批次药品不合规
2月19日,北京市药监局通告4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的药品,标称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生产的葛根芩连丸,[性状]项目不合格;北京汇海中医医院使用的瓜蒌、薏苡仁,检出发霉,生产企业留样未发现霉变;北京康健丰旺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源春丽中医诊所使用的蒲公英,检出有虫蛀,生产企业留样未发现霉变。
贵州通报16家涉贿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