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内射在线Chinese,日韩综合一卡二卡三卡死四卡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给大家科普一下鸭脖娱乐app最新

发布时间:2025-02-14 10:18

  本节目由贵州三大酱香品牌贵州珍酒独家冠名播出 小酌寻大道 实见出珍知

  【本期简介】

  在《珍知酌见》第三期节目中,主持人邓庆旭与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周鸿祎以其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和直言不讳的风格闻名。无论是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上,还是在个人品牌的打造上,周鸿祎始终敢于挑战传统,是行业内外最具影响力和话题性的企业家之一。

  节目中,周鸿祎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短剧等热门传播方式探索与时代、与用户交互的全新可能。此外,他也分享了有关人工智能领域的洞见。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将向工业革命一样,重塑各行各业,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谈及年轻人的焦虑,周鸿祎坦言,时代红利绝非只属于父辈,而自媒体和AI这样的热潮,正是年轻一代应当积极拥抱的时代红利。“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都要都能抓住每个时代的潮流。”

  《珍知酌见》第三期,邓庆旭对话周鸿祎,2025年2月13日上线。

  精彩实录,即刻呈现:

  【导视】

  Q&A煮酒论英雄——您觉得周鸿祎做企业家IP有什么不同?

  邓庆旭:可能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Q&A煮酒论英雄——这次采访您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邓庆旭: 他是最不躺平的一个是吧,这个是比较好奇的,就是你怎么能一直保持这个激情?

  【字幕】采访当天周鸿祎身体欠佳,不过对话还是在360总部顶层的岩馆开启,这是周鸿祎亲手设计的空间。

  【岩馆互动】

  邓庆旭:攀岩是什么最重要?

  周鸿祎:核心和腿。

  邓庆旭:这个?跟腿

  周鸿祎:主要是靠腿。

  邓庆旭:腿是要大腿的还是小腿的?

  周鸿祎:整个腿的力量要强,你即使臂力再强,你不可能全是靠引力向上去的,对吧?

  周鸿祎:你肯定能攀上去,你要相信自己。

  邓庆旭:哎呀,我不太相信。

  周鸿祎:我一直说三个要点啊,第一个手就是起到一个扶的作用,不要用这样手自己拉住。第二个呢,一定要用脚尖。你来试一下。

  周鸿祎:对。

  周鸿祎:很好,看来邓庆旭小时候没少爬墙头。

  邓庆旭:我怎么下吧?

  周鸿祎:屁股往下坐,脚蹬墙

  邓庆旭:哎呀。

  周鸿祎:脚蹬墙,别拿身体去撞墙。

  邓庆旭:一开始不吓人,再往上你没什么力气了,一看上面还那么高呢,有点吓人。

  周鸿祎:第一次爬吗?

  邓庆旭:第一次呀。

  周鸿祎:跟很多人比我觉得你还是有点天赋的。

  邓庆旭:在我看这个运动,受伤的概率比锻炼好的概率高呀。

  周鸿祎:确实这样。我练了两年右手骨折了一次嘛,医生说我不能再爬了。

  周鸿祎:我要夸一下老邓,还是挺勇敢的,很多人爬上去就不敢下来,我让很多人松手很多人都不敢。

  邓庆旭:我也不敢下来,后来我还是相信科学。

  【暖场】

  邓庆旭:那你现在做什么运动?

  周鸿祎:我现在这个攀岩做不了了,准备撸撸铁吧、准备打打网球。我原来一直打网球,后来因为攀岩就把网球给放弃了。

  【你选择运动的标准是什么?】

  邓庆旭:你选择项目的标准是啥呀?

  周鸿祎:好玩儿,有挑战,因为很多东西贵在坚持,你只有觉得有兴趣,热爱的东西才能坚持下去。你要比如说像跑步吧,我就觉得不好玩儿,跑起来就特别累。

  【运动跟人的性格有关系吗?】

  邓庆旭:你说这种运动跟人的性格有关系吗? 

  周鸿祎:可能有一点吧。我也喜欢滑雪,冬天我也去滑雪,但是你说我冒险吗?滑雪的时候我只要速度一快,我就会自动的把速度降下来。其实。

  邓庆旭:也知道安全啊。

  【周鸿祎:我是非常注重安全的人】

  周鸿祎:我是非常注重安全的一个人。

  周鸿祎:你看大家一提起枪,一提起射击就会觉得很不安全,就会觉得好像很暴力,其实不是这样的,射击运动最重要的就要注重安全,这样才保证你对枪有控制力。

  邓庆旭:我刚才体验了一下啊,最难的是克服,其实主要是克服恐惧。一种恐惧是你离地面越来越高的恐惧,一种是最后放手失控的那个也是个恐惧。

  周鸿祎:不是恐惧,是你的大脑跟你的身体发生激烈的矛盾,你的大脑突然发现指挥不动你的身体了。那么这时候你要进入一些未知的深水区,你要离开舒适区,都会有恐惧感。所以如何控制好恐惧,我觉得是人们需要锻炼的。

  邓庆旭:你刚才提到舒适区,我觉得你还是经常打破舒适区的。我觉得没有几个人能够到那个车展坐在车上。

  周鸿祎:你说坐在车顶上,我觉得完全是一个冲动的一个,因为那个越野车上面有一节梯子,说明车顶是有什么特殊的设计呢。如果知道后面那么多人拍,我要想那么多我就不会爬了。

  邓庆旭:我觉得网红跟你的目的不一样,好多人是网红为了发财。

  【为什么要做企业家IP】

  邓庆旭:为了通过网红进阶,其实你本身已经很有钱了,(当)这个网红也不是你的(目的)。

  周鸿祎:之所以身体力行地去做这个所谓个人IP,打造流量,本身是我有两个危机感。第一个呢,我看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爹妈每天都在刷微信、都刷抖音,你做出一个产品来,并不会自动地流行,你还要把它推广出去,把它卖出去,你一样需要流量。结果呢我们这些互联网过来的老人,我们可能很善于做公关部,搞媒体关系,写大的稿子,我们对怎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的方式,怎么去做传播,其实公司里从上到下大家都是没有人会的。

  周鸿祎:所以我有这样一种危机感,那我必须要去了解短视频怎么回事,自己身体力行呢,就是不是站在岸上那样袖手旁观或者指挥别人去做,而是自己要扁起裤腿,自己要下水才知道这个深浅。

  周鸿祎:第二个呢就当时我们2024年的,就是2023 年开始,我们的核心目标已经是决定要 all in AI 了,像已经在打造 AI 浏览器和 AI 搜索。那么我去硅谷的时候,我就发现硅谷的小公司大家都有一个很朴素的认知,就是我有一个产品怎么冷启动呢?就是要做短视频,通过这种短视频裂变式的、病毒式的这种人传人传播,才能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

  周鸿祎:所以当然就有一个观点是说,你是先等产品做完了再去推,还是先积攒流量?然后这样,等产品做好了你有一定的势能。那我觉得如果等到产品出来了,可能至少得打磨一年嘛。那这时候再去攒流量可能就会脱节。所以就为什么不两个同步呢,对吧?所以很多人觉得不理解,很多人觉得说,你作为一个企业家也算是在江湖成名已久。怎么脸皮这么厚?出来搞流量?

  邓庆旭:不知道你想干嘛?

  周鸿祎:不知道我想干嘛,以为我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虽然粉丝不多吧,加起来一千多万出头,微博也有上千万粉丝。我的定位已经立住了,肯定是做国内AI 科普,做AI宣传的大v吧。那我现在推广我公司 AI 的理念,推广我 AI 的搜索,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大家现在的这个争议就少多了。所以我自己感觉到了 2025年呢,唯一的宣传方法就是做短视频和直播。

  【周鸿祎:产品宣传就靠短视频和直播】

  周鸿祎:没有唯二。所以你不掌握短视频的(方法),(会变成)你做了产品没有人知道的一种境界。

  【题版】

  很多公司的短视频还是上个年代的产物,企业家被拍得美轮美奂,企业的领导人高高在上,老百姓?不会看!

  周鸿祎:你比如说,我试过讲很多 AI 的产业理念,没有人看,对吧。

  邓庆旭:不破圈。

  周鸿祎:老百姓也不关心你是大模型还是小模型,所以我今年做了 8 个预言。就慢慢转成从用户角度,比如我就说以后给孩子补课,不用上补习班,都AI补课,这样一讲可能就用户更容易接受。所以这一年探讨下来,我们也慢慢的了解就是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短视频。哪怕在短视频里自己自黑一下,自嘲一下,能让用户快乐一些,从你那获得情绪价值。

  邓庆旭:现在讲的内容我觉得比原先讲的越来越好。都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然后呢话又不刺伤人。

  周鸿祎: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草台班子。你自己组个草台班就先干。在这个干的过程中刚开始会取得一些粗糙的但有效的成绩,但是中间也碰到了瓶颈。我们也到处去拜师啊,也找了很多网红去请教。

  周鸿祎:后来后来就慢慢了解到老百姓的心态是关我屁事儿,所以你再讲东西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讲,你比如说举个例子,我爱讲创业,其实创业我是蛮有经验的。

  周鸿祎:但是你对普通老百姓,(对于)大多数老百姓,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个体户来讲,创业这个词被弄得太高大上了,大家就觉得这事儿离我太远。那你就说怎么赚钱嘛。其实创业跟赚钱这两个词很接近,很多道理是相近的。赚钱叫做生意,做生意其实也是创业。

  邓庆旭:对,想办法赚钱就行。

  周鸿祎:这个可能就会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其实我讲的赚钱也都不是什么割韭菜的那种,鸡鸣狗盗之计,还是讲怎么做产品呀,怎么看商业模式啊,怎么去获客呀。包括你看前段时间短剧流行,据说美国的蓝领、白领也很喜欢中国的霸总题材的短剧。

  周鸿祎:我就觉得这是文化的魔力啊。我们可以去批驳说短视频看多了会让人这个减智,你架不住人们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与其站在旁边冷嘲热讽,为什么我不要去先去试一试呢?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很矛盾。

  周鸿祎:理性的自己就觉得这什么玩意儿啊?很简陋,很简单,甚至没有逻辑,但是作为一个很感性的一个普通个人的原因,也会觉得很好而且奇,这个情节怎么变得这么快?下一集是会怎么样?你就会不知不觉的刷下去。人们看惯了短剧,你回头再去看很多的电影、大片,都看不进去了。来消灭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行。

  【周鸿祎:消灭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行】

  周鸿祎:所以我就认为这玩意儿未来绝对是公司广告最重要的载体,应该做植入啊。几十万就能拍一个 60 集、 100 集的短剧,那万一有几千万人看,那可能比中央电视台投个广告效果还好,对吧?所以我就去试下短剧。然后一天拍摄,一天剪辑,三天拍了 16 集出来,也就是十五分钟嘛,加起来就15分钟。现在有几千万的播放了。很多人看完才明白哪里是短剧,就是部纳米 AI 搜索的广告片。

  邓庆旭:那为什么你选角色不选霸总?选了个黑客?

  周鸿祎:我在里面是配角,我不能当主角。拍短剧一定要牢记不是为了让我自己出名,是为了让我们的产品做植入。比如里面那个公司集团名字叫365吧,我就说没起好,本来按照我的想法应该叫 250 公司。

  邓庆旭:所以董明珠、雷军、王石、马化腾这四个人,你选谁给你搭配角色?

  【想邀请哪个霸总拍短剧?】

  周鸿祎:那毫无疑问选雷军啊。

  邓庆旭:哦,是吗

  周鸿祎:雷军流量最大呀。我做这个企业的IP呢,除了要帮助自己推产品之外呢,还要给公司探索新的这种做市场、做公关的方法论。你看行业里一些公司,就像包括钟睒睒吧,我就特别理解他的对短视频平台的愤怒,但是反过来你说这些愤怒没有用。你自己为什么不利用你的影响力去做1, 000 万粉丝呢?当你有 1, 000 万粉丝的时候,如果有人出来网上造你的谣。

  邓庆旭:你自己就能(辟谣)。

  周鸿祎:你自己就有话语权,又有渠道。

  【周鸿祎:钟睒睒有千万粉丝自己就能辟谣】

  周鸿祎:他的公关部和市场部面对网暴束手无策,这就是你还是缺乏新时代的方法论嘛。比如说上次钟睒睒出来抱怨这个现在的算法有问题,但是我想我们企业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我们自己有什么责任呢?我们都闷声发大财,都挣了钱,都躲在后面不出来。那网上只有,当然就会出来很多骗子。这些骗子没做过企业,没做过什么产品,天天在网上教人怎么赚钱,实际上就是在割韭菜。

  【周鸿祎:做IP也是企业家责任】

  邓庆旭:我觉得不是什么企业家都能做IP,你也不能把大家支到这条路上去,有些人也不行。

  周鸿祎:没有,我觉得企业家都能做IP。

  【周鸿祎:企业家《鸭脖娱乐app最新》都能做IP】

  周鸿祎:就是能不能有一个方法论?第一是要放下身段,别高高在上。第二是放下面子,别总是有爹味儿的,去居高临下的教训别人。

  周鸿祎:而是真的分享,甚至可以适度的容忍自黑和自嘲。第三个呢,就是不要去包装人设,自己是什么样就怎么样。认认真真讲自己的故事,不要去夸大,也不要去编造,因为企业家能做成都有两把刷子。这些故事如果讲的都会是,对年轻人来说其实都是蛮有意义的一种参考。所以我专门写了本书。

  邓庆旭:《想赢就要敢上场》

  周鸿祎:对,《想赢就要敢上场》。

  邓庆旭:你过没过科目一(驾照考试)呢?

  周鸿祎: 还没完全过呢。其实我是不小心动了车圈的一些车评人的奶酪啊。对,所以呢当年有人就拿这个事来讽刺我,说这个你连车都不会开,因为车评人给汽车做宣传收很多钱呢。对,我去冲进来之后替所有的国内的友商都是义务宣传,我就是当一个车的体验者而已。我还推我的纳米 AI 搜索呢。我大量的时间还是在业务上。学车这件事,那肯定是一个重要,但是没那么紧急的事。差不多就在今年吧,我觉得真正的无人驾驶基本就能实现了。

  邓庆旭:对基本上咱也不那么着急学车,没挑战了。

  周鸿祎:所以我今年春天肯定能把车学完。

  邓庆旭:好,今年春天啊咱们到时候看看,咱们到时候在车里面聊两句,还有一句说。

  周鸿祎:你只要敢坐我就敢开。

  邓庆旭:你也看了不少车,你也试了不少车,说实话你也不要做广告,如果你拿下本子了,你自己最想开的是哪辆车?

  【有驾照后最想开哪辆车?】

  周鸿祎:如果开车体会驾驶的乐趣呢,我还买了几辆轿跑,就是像新星图、星纪元啊,还有广汽埃安的这几款,算是叫把轿车和跑车结合起来的。而且那我就要看一个是加速度怎么样,操纵性怎么样,智驾要强,因为我估计我开车的本事肯定是二把刀。

  周鸿祎:所以我还是希望自动驾驶。那举个例子,那天我跟何小鹏坐他的小鹏汽车。

  周鸿祎:专门在这个北京市最难走的大山子路口,它的自动驾驶居然做到了。后来小鹏接管之后,我认为小鹏的开车本事啊比我就强一点儿,比他的智驾还要差一点儿。

  邓庆旭:现在车圈也很卷,你怎么看待这个车圈这个现象?

  【你怎么看待车圈内卷?】

  【周鸿祎:简单批评车圈卷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鸿祎:我遇见王传福,我问他锻炼吗?他也不锻炼,问他休息吗?王传福早上 6 点钟就起来跟他的团队员工开会。他说了两句话,让我很受感慨,他年龄比我还大,快六十了吧,他说开会就是锻炼,工作就是休息。我听完了,我都觉得很惭愧。

  周鸿祎:但也有一些企业被卷下去了,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你像比如极越汽车出问题了。

  周鸿祎:我个人觉得不应该简单地以成败来论英雄。就是因为有了泡沫才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聪明人进来。

  【题版】不成功的企业用白骨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

  邓庆旭:你说卷下去,中国如果有三家车企活下来,你觉得是哪三家?

  【中国哪三家车企能活下来?】

  周鸿祎:我觉得有三个代表吧。在新势力里肯定会有一家,因为它代表了互联网的文化。但是呢造车这件事呢毕竟还是传统车企里面,它的底蕴比较(深厚),积累比较丰富,而且现在通过这种卷呢,你们有注意到吗?他们也学会了互联网的技术,包括学会了互联网的营销方法,对不对?那我认为还有一家呢就是指民企,我觉得在国企中应该还会有一家。但我认为不会只有 3 家。应该可能会有 5 - 7 家吧。所以我觉得整个未来 5 年到 10 年,国际上这个市场的机会,我觉得大概除了特斯拉之外就应该是中国车了。所以你要把海外市场看到,全球七八十亿人,这么大一个市场不会只有三家的。

  【周鸿祎:汽车市场未来除了特斯拉就是中国车】

  周鸿祎:我觉得将来会出现很多区域性的霸主,或者跟当地的合资,或者跟当地的合作,背后实际上可能都是中国技术、中国制造,所以我的看法没有你那么悲观了。

  【周鸿祎:中国车企出海 会成为区域型的霸主】

  邓庆旭:还有你说以后会有更多诺奖被授予 AI 或者包括文学奖, AI 能写出红楼梦或者神曲吗? 

  【AI能写出红楼梦或者神曲吗?】

  周鸿祎:如果按照现在来看,AI 的创造力肯定没有人高,但是 AI 有幻觉的能力,有杜撰的能力,能把很多不相关的事连在一起就证明它已经有创造力了。我觉得它的创造力再加上对人类的学习,它的学习速度会超过人。一个人一生看不了一亿幅画。但是 AI 可以看 100 亿幅画,所以我觉得最终 AI 的创造能力,创造力可能会超过人类。

  【周鸿祎:AI的创造能力可能会超过人类】

  邓庆旭:我也相信。

  邓庆旭:还有就是你觉得人工智能领域中美的大模型的差距会越拉越大,还是说越拉越小? 

  【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大模型差距有多大?】

  周鸿祎:我觉得会越来越小,甚至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美国人也是在摸石头过河。第二个呢,AI 是开源的,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学到、可以探索出来的,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就原来我认为差距两年,从现在来看大概不到半年。

  【周鸿祎:中美AI大模型差距不到半年】

  周鸿祎:唯一卡我们的就是算力,对吧?第二个呢,我是觉得大模型不要只走 AGI一条路。

  【周鸿祎:大模型不要只走AGI一条路】

  周鸿祎:现在 OpenAI 呢美国几家大公司标的是赌AGI,这条路也许最终能实现,但是这目标太高了,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呢,中国应该把现在的人工智能跟场景结合,跟行业结合,做垂直大模型,场景大模型、行业大模型。

  邓庆旭:现在中国这个大模型,你觉得哪家将来最有可能成功?

  【当代年轻人的时代红利在哪儿?】

  邓庆旭:还有是年轻人们,他说 95 后 00 后从来没吃到过时代红利,他们认为自己吃的都是时代黑利。当代年轻人的时代红利在哪?

  周鸿祎:我觉得这个都是一些制造焦虑的人说来的,我认为现在这个95 后和 00 后啊,他们吃到的时代红利,一点不比我们这些 70 后、 80 后少。

  【周鸿祎:年轻人至少赶上三个时代红利】

  周鸿祎:那他们现在至少赶上了是三个红利,你比如说,第一个 AI 的红利,现在AI的红利要远远超过当年的PC,怎么能说没有这红利呢,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掌握 AI 了。那你要说非要跟老企业家去做传统的业务,当然你没有积累,没有优势,对不对?但是老企业家那业务可能都会被 AI 重塑一遍。第二个像像董宇辉,像那个李佳琦、还有像那个辛巴,我认为自媒体的这个机遇还是非常大的。第三个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红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中国的短剧能输出,黑悟空能输出,中国的新能源车能输出,红利都蛮多的。

  【题版】

  站在现在看过去,机会都被别人占了。站在现在看未来,有无穷空间。

  周鸿祎:对于年轻人我就提三个建议。第一,不要老看穿越小说,对吧,你看美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很少有穿越的东西。如果你站在现在看过去,看啥都是都被人做过了,多看未来。第二个我觉得要学会一种思维,就是大模型具有的幻觉能力,也叫现实扭曲力,埃隆·马斯克和乔布斯都有这个能力。第三个呢就是从现在开始要学AI。AI跟每个人的学业成长、职业发展,甚至跟每个人的家庭发展都有巨大的关系。

  【年轻人是创业还是打工?】

  邓庆旭:你曾经说打工不能实现财富自由,创业才行。在当前环境下,你怎么看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周鸿祎:怎么理解创业和打工呢?

  周鸿祎:我觉得年轻人刚开始不要把创业狭义的等同于说我自己非要自己创办公司自己当老板才叫创业,这样的失败概率可太大了。第一有的人不适合当老板,第二,有的人不适合当 1 号位。第三,有的人能力不够全面,需要合伙人。所以我主张要想创业的人刚开始可以先从打工开始。但是打工不是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如果打工混日子是最糟糕的选择。

  【周鸿祎:打工混日子是最糟糕的选择】

  周鸿祎:第一,长期来看,混不下去,迟早会被公司发现,会被公司开掉。如果这公司老板很傻帽,发现不了你在混日子,这公司我估计也活不长。所以您最终还是要失业。那无论是被老板开掉,还是最终跟老板一起失业啊,最后都会有个悲催的结果。只要混日子,你的能力没有增加,那随着你年龄的增加,负担的增加,你的竞争力会日益减少,最终你会变成社会的底层。但是呢如果把打工看成是一个学习创业、寻找人脉、寻找未来创业伙伴的机会呢,只要你打工的时候也在很努力地学习,那你可以在打工中花公司的钱,前提是老板替你交学费。

  【你想要弥补人生的缺憾吗?】

  邓庆旭:我们有个人说出了一句话,说老年时候就要四个“有”,是有一帮老友,手里有一点老钱,能喝点老酒,有个老伴。你缺的东西你会补吗?

  周鸿祎:我认为我现在还有点,还年轻嘛,我非常有幸能够参与,又赶上一个伟大的时代。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是被这种东西所感召,你觉得仅仅是为了挣钱吗?雷军在做小米之前,卡里已经躺着冰冷的,四十亿是被证明是谣传,因为不止四十亿。他开着他的小米汽车的时候,他的感觉一定不是说我银行里多了几个零,他一定感觉我又做了一个特别牛掰的产品。这产品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所以这种的激励,会激励着企业家不断地去做。但是你一旦想做好呢,确实又要花很多的精力,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人生总是有缺憾的。

  周鸿祎:你问到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感慨。

  【周鸿祎反思:创业应该学雷军亲力亲为】

  周鸿祎:雷军干汽车、干手机都是亲力亲为。

  周鸿祎:虽然人家已经很成功了,但是比我们这些没他成功的人还勤奋,还专注,那这个对我的刺激是蛮大的,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下,就是说,当年我能干成360很多事儿,是因为我都在一线,亲自管技术、管产品,后来做手机做不成,包括做一些后来一些产品,想法都对,做不成,一个很重要的反思,就是我以为我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感,行业里对这一点是公认的。我的敏锐度是比较好的,我的嗅觉很灵敏,我看方向也从来没看错过,但是为什么有些事儿没有做成呢?我就总结了,我把这些事儿都想得太简单了,就是觉得搭一个队伍,攒一个局,给一笔钱,说你们去做吧,能真正把一个事儿做成做大的人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公司的员工呢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型的人,就是在一个已经做成的业务里给你修修补补,给你做迭代升级,真正从 0 到 1 的人还是很少。所以这次在 AI 上我是,大家可能能感觉到,我是一头扎进去了。

  【周鸿祎:这次在AI上我是一头扎进去了】

  【后采】

  邓庆旭:其实他今天状态不是很好,因为其实是个生病的状态,但是这个人还是一谈到AI,一谈到那些东西,他就很兴奋,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转型上。我还是觉得这样一个企业家挺不容易的。

  【尾飞】

  邓庆旭:老周你最近直播做的怎么样?

  邓庆旭 :你这个数字人搞的不错,看着还挺真的。

  周鸿祎数字人:哈哈,谢谢夸奖,我们团队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上面,希望能让大家感觉更真实。

  邓庆旭:对就是你不说话的时候嘴总在动,想动,把这个改改就行了。

  周鸿祎数字人:哈哈,你说的是那个数字人的小Bug吧?我们技术团队已经在加紧优化了,很快就会改进的。感谢你的反馈,用户体验最重要嘛!

  邓庆旭:好,挺好,谢谢啊,老周这数字人可以。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王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