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今天,2023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上发布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提升计划”(简称“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力争用五年时间,区域内文化产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数字文化产业占比超过50%,并打造10家百亿级示范园区,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百亿级旗舰企业,每年推出不低于10部文艺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更为成熟定型的经验模式。
五年时间区域内文化产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9年来,区域内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业态市场主体高度聚集,释放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顺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实验区升级发展,更好地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示范带动全国文化产业创新提升,我们适时推出‘提升计划’,为实验区的未来发展‘再添一把火’。”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计划”明确提出,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力争用五年时间,区域内文化产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数字文化产业占比超过50%,并打造10家百亿级示范园区,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百亿级旗舰企业,每年推出不低于10部文艺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更为成熟定型的经验模式,同时每年认定、引进100名文化人才,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郎园station等10大文旅消费场景,通过一系列务实行动,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本届大会主题,为深入推进相关部门在AIGC领域的合作,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领衔,联合阿里云、商汤科技、钉钉、实验区AIGC联盟、实验区云园区等大模型研究技术方应用方,共同签署了“国家文创实验区生成式人工智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AIGC在实验区规范应用,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拓展技术提供方、企业应用方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大模型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创造更多可能性。
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AIGC在文化应用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在国家文创实验区,大模型有着10万家文化企业、100个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应用场景,将持续搭建平台,通过多种举措推动大模型与文化企业的深度对接和融合发展。接下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充分利用合作框架相关机制,在为大模型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同时,进一步研究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持续推进AIGC应用领域走上新高地,以新技术赋能文化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加速产业变革。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迎接AIGC的挑战,国家文创实验区内的企业正逐步由“单兵作战”到“组团布局”。目前,果壳、蓝色光标、数字力场等企业共同组建了AIGC创意产业联盟,并于2023年3月正式落户国家《彩管家客户端下载》文创实验区。联盟逐步在首创郎园、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打造AIGC创意产业基地,并加强研发服务支撑,为AIGC创意者提供服务支持场景,赋能创意设计和内容生产,各成员企业将通过社区+空间+展陈+造节等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注入未来新活力。
放眼整个国家文创实验区,作为全国文化企业最集聚的区域,实验区紧抓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构建产业新生态,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力促进AI数据算法、超高清直播、融媒体互动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探索AIGC应用场景,朝阳区形成恒通创新园、东风德必、E9等一批数字文化产业特色园区,涌现出央视频、书行科技、凯声文化、思维造物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2023年1-8月,朝阳区文化产业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收入809.6亿元,同比增长7.5%,数字文化业态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文化+科技”新引擎的驱动下,朝阳区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各项指标不断攀升。2023年1-8月,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为2489家,占全市比重为43.8%,实现营业收入1996.1亿元,占全市比重为15.7%,同比增长10.5%。朝阳区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2489家,排在全市第一,占全市43.8%。
截至目前,朝阳区拥有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市级文化产业园,40%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50%上市文化公司以及60%的知名创意设计公司,80%头部MCN公司和数字内容生产公司,80%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90%的国际传媒机构……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北京欢乐谷、朝阳大悦城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朝阳区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地区,获为期两年的倾斜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