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仪 杨子晏 记者 林超
薄膜电容器简单——将塑料薄膜重叠、缠绕成圆柱形结构,用金属箔作为电极,就制成了;薄膜电容器又不简单——从手机、家电,到光伏、新能源汽车,它是几乎所有电子电路都不可或缺的基础电子元件,制作精细度的要求达到了分子级。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法拉电子采访时感受到,在公司“简单又不简单”的背后,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专注与坚持。
紧扣时代脉搏 老企业迸发新活力
回顾法拉电子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公司的每一步,几乎都踩在了时代发展的节点上。
1967年,公司响应时代需求,从前身厦门竹器社,变成了薄膜电容器研发企业;20世纪80年代,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聚焦家电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0年前后,借助全球照明产业的发展浪潮,逐步走向国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逆向投入研发,公司占地面积扩大5倍,产能翻了一番;2018年,拿到博世集团新能源汽车电驱控制器的订单,再次借助新能源产业起飞。
对此,法拉电子人喜欢自谦地说“运气好”。但记者发现,在50余年“好运气”的背后,是公司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技术进步的奋力追赶。
2004年,在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法拉电子租用了一个标准展位,但产品却无人问津。
“这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让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海外打响名声,把我们的产品送出国门。”法拉电子董事长卢慧雄回忆道。
卢慧雄开始马不停蹄地跑海外市场,争抢全球照明行业订单。“为了争取客户,我们一家家登门拜访。出差时,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常常来不及吃饭。”
在卢慧雄和团队的努力下,法拉电子敲开全球照明龙头企业飞利浦的大门,又相继打开波兰、荷兰、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市场,成为多家国际照明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为何法拉电子总能抓住时代机遇?专注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提前布局风口行业技术,或是答案。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产业高速发展,以及工业控制技术的推进,薄膜电容器市场快速增长。不少企业刚开始研发技术、抢占市场,却发现法拉电子早已在这些领域布局多年。
如今,在全球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薄膜电容器领域,法拉电子均位列行业第一。在对品质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工控用薄膜电容器市场,公司也是独占鳌头。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最终汇聚成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前三季度,法拉电子实现营收34.39亿元、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7%和8.43%。
“宁可牺牲部分利益也要保障质量”
近年来,对外“卷价格”是不少行业的常态,但法拉电子却主动“卷自己”“卷质量”。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法拉电子始终坚持国际化高标准生产研发,坚持走中高端战略。”卢慧雄说,新能源行业对企业实力的要求高,因此提升内功成为公司的首要任务。
法拉电子与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双向赋能的故事,是公司提升内功的一个缩影。
为了敲开合作大门,法拉电子从2009年起就开始不断与博世集团研发团队交流技术、探讨设计。卢慧雄回忆道:“光我跑德国就不下40次,对产品进行的各种苛刻试验更是数不清。”
长达9年之后,法拉电子才拿到博世集团新能源汽车电驱控制器的第一张订单。但借助该合作的传导效应,公司此后开始在欧洲市场迅速“攻城略地”。公司的产品成功进入欧洲知名的整车厂和电驱控制器厂家。
“为什么博世、奔驰、宝马愿意和我们合作?因为我们对每一个项目都能提供很多建议,和他们一起提升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价值。”卢慧雄总结说。此外,德国市场对品控的严格要求,也反向推动了法拉电子技术和质量的提升。
在卢慧雄看来,追求质量不仅是为了赢得市场,更体现出企业的责任担当。“薄膜电容器的质量必须经得起检查。”卢慧雄说,假设车主正在加速超车,车上搭载的薄膜电容器却发生故障,导致汽车在关键时刻无法加电提速,车主或将面临生命危险。
“尽管行业‘价格战’日益激烈,但公司宁可牺牲一部分利益也要保障产品质量。”卢慧雄说。
创新打造“不一般的供应商”
2010年,在德国的一次展会上,法拉电子所展《正版双色球下载安装》现出来的先进技术,惊艳了客户。卢慧雄回忆,客户对公司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称赞“法拉电子不是一般的供应商”。
“我们的产品会卖到国内外很多地区,适用场景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需要针对适用场景考虑各种细微变化,想办法提升产品性能。”卢慧雄说,针对各种复杂情况,公司不仅已能够成体系、全流程地进行研发,还能根据专利技术定制薄膜电容器的制造设备。
法拉电子强大的研发能力,归功于公司坚持聚焦创新的决心和毅力。2015年,法拉电子的生产研发模式更是进一步从“拷贝型研发”转变为“原创性研发”。
当时这一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原创性研发”重点在于原始性创新研发,因此研发成本相应较高。法拉电子内部也曾出现过不一致的声音,质疑公司“每年赚的钱为什么大量用于采购新的设备仪器”。
“每一件材料、每一项工艺,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公司决策层坚定不移带领公司加码原创性研发。最终结果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如今法拉电子不少产品性能可以领先同行业一代甚至二代。
近十年来,法拉电子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近4%,拥有国际CNAS认证的实验室及500多套电容器试验设备。当前,法拉电子研发人员数量接近50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约为12%。
法拉电子的成长故事还在续写。“法拉电子将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拓全球新能源市场、轨道交通市场和电网市场,不断探索薄膜电容器应用场景的更多种可能。”卢慧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