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打破好莱坞影片垄断;
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20名的亚洲电影;
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
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2亿电影
……
据网络平台数据
截至2月13日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以下简称《哪吒2》)
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
突破100亿!
《哪吒2》
一经上映,频频刷新记录
“哪吒”,爆了!
导演饺子,彻底火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话不仅仅是“魔童”哪吒的台词,更是像极了饺子的人生。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而饺子,就像自己做出的角色哪吒,不服输,不认命。
我考上医科院校却从事动画行业,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不被外界左右。
《哪吒》导演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在四川泸州,毕业于名牌大学药学专业,父母都是普通的医生。
从小,饺子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漫画家。但高中填报志愿时,他还是选择了和父母一样的专业,因为他知道“漫画养活不了自己”。
大三下学期临近毕业时,他的一位同学转行做了软件,并向他推荐一款好用的动画制作软件。
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饺子的创作激情开始爆发。
但,弃医从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他刚转行做三维动画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已经退休,退休工资只有1000元/月。
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专业训练、没有老师、没有资源和人脉、靠着母亲仅有的退休工资生活……
闭关的那几年里,旁人冷嘲热讽,母亲却用爱来支持。
2008年,16分钟反战题材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成为了动画界的一个传奇。
饺子如魔童降世一般,在圈子里一战成名。
在充满偏见的世界里,哪吒被父母的爱包围着,同样,饺子也是,他说:
在我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我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开明豁达,我不可能轻易转行;没有父母的无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梦想,为五斗米折腰;没有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制作中。
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死磕”
光鲜的背后,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2015年,饺子开始闷头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
剧本磨了两年,前前后后一共改了66版,终于确定要讲一个小哪吒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的故事。
制作近三年,5000多个初版设计镜头、1400多个特效镜头……影片几乎找遍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动画公司来做外包,前后共有60多个团队、1600人参与,对这部作品一帧一帧反复死扣、修改。
在饺子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外包公司的离职率顺利陡升……
片中有场申公豹需要变身成豹子头的特效画面,动画师做了两个月依然过不了,最终选择跳槽。当饺子找到新的公司做申公豹特效时,发现正好就是那个辞职员工去的新公司,老板说:“听说你做这个镜头已经很有心得了,那就还是交给你吧。”最后,同一个动画师,死磨活磨完成了只有几秒的特效镜头。
饺子感慨:如果有人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不晓得,但我晓得让申公豹长毛就是他的命。
整个团队到后期,“996”都是奢侈,基本全是“007”。团队内好些人都通宵过,有时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也根本不敢生病。
饺子称,电影中哪吒黑眼圈的形象,大部分灵感来自团队的集体熬夜。
其实我还想跟他们继续磨下去的,但再磨半年多呢,我们公司就死掉了。
如果欺骗了观众,观众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且没做到心目中的那个样子,我觉得真的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能做到今天,做出一部自己的作品,都是以前我刚转行的时候没有想到过的一个结果。
要扭转命运真的是非常难的,关键是一定要够努力,如果我一开始就放弃了,就没后来这些事了。用真心换真心,当你真正是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认真做了一个作品之后,观众一定会给你好的回报。
不疯狂,不成魔。
死磕之下,终于,《哪吒1》在2019年如期保质上映。这部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如果说《哪吒1》是动画团队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获得的成功,那么《哪吒2》则是集结了“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用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交出的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2019年夏天,《哪吒1》路演结束,饺子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但没想到时间一下子就“刹不住车了”,远远超出了预期。
之所以“刹不住车”,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挑战自我,跳起来够中国《下载8k彩票》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
《哪吒2》中的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
光这一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
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走到这一步后,你总会找到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总能把事给扛下来。
饺子记得,当拿到剧本后,“分镜师是蒙的,特效也是懵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入手”。但饺子坚持,一定要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东西——这样才有价值。
比如,两军交战时角色的数量达到了两亿,其中每个个体都有自主意识,他们的运动问题很难解决。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以前我们总仰望国外的很多特效,觉得非常了不起,现在发现我们只要用心慢慢死磕,也能磕得出来。
“全面”
三七、田七粉、蒲黄、茜草、冰片、血竭、红花、当归、苏木、马钱子……《哪吒2》中,李靖的一张药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
有网友调侃:“你忘了饺子导演之前学什么的了吗?”
还有网友表示:饺子但凡专业差一点,哪吒的背肌都画不了这么标准。
更是有医学专业网友挖掘到,哪吒破穿心咒的时候,居然是一个人体血管解剖图,因为哪吒的身体是藕做的,冲破穿心咒的时候没有骨头架子,只有血液。
一个学医的,做动画电影,能有什么前途?
在饺子这里,有了最完美的体现。
除此之外,剧本创作、人物设计、表情形态、场景设计……《哪吒》制作过程中,每一道流程饺子都参与制作,很多环节都是他一人全包全揽。
饺子直言:《哪吒2》里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我都表演过一次。
从2015年开始做《哪吒1》算起,这些角色已经跟随我10年了,哪吒在我心中形象越来越鲜活,当动画师无法理解他的时候,我会自己上,毕竟是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自己最了解。
创作多了之后,渐渐地我就发现,过程虽然是艰苦的痛苦的,但它总有出路。
“不留后路”
回想起自己的经历,饺子说:“我觉得所有追求理想的人都会承受这种偏见,别人都觉得你不行,觉得你的想法太大了,你这不是理想,是在做梦”。
于是在影片中——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休想移动”
敖丙说:“别挣扎了,你生来就是魔丸,这是命中注定”
饺子借哪吒给了所有人一个答案——
“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你自己说了才算”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哪吒1》到《哪吒2》,等了五年,但每一帧都值得!”这是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心声。
饺子,的确做到了“逆天改命”。
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的极限。
这背后,是动画人的热爱和坚持。
对于《哪吒3》的计划,饺子表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
他坦言,自己从未给作品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我们做作品,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永远都要倾其所有去付出。
我希望能一直做动画,哪怕到生命最后的那一刻。
弃医从艺,蛰居三年创作《打个大西瓜》,三年磨一剑创作《哪吒1》,五年造乾坤创作《哪吒2》,每一部都带来惊喜与震撼,饺子用实力诠释着“逆天改命”。
当银幕上哪吒踏浪归来,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神话新编,更是一个时代对中国动画的集体告白。
《哪吒》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攀升。
导演饺子杨宇,你真该火!
部分内容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 | 《哪吒2》导演饺子: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人物 | 导演饺子:超越《哪吒1》,有多难?
一条|100亿!这个四川人真狠……
环球人物|《哪吒》彻底燃爆!但它背后之光逆天改命的男人,才真的叫绝!
红星新文化 | 导演饺子,与哪吒“死磕”五年
最人物 | 春节2天赚10亿,《哪吒2》背后的“愚人”
有书 | 《哪吒2》破78亿!导演饺子自曝“啃老”3年,靠妈妈1000元退休金生活,40岁终于逆天改命
粥左罗 | 奇迹!《哪吒》两部要破100亿!史上最穷导演40岁改命,封神背后: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作者:梁静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