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流行的无麸质饮食,真的更健康?
营养专家称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
近年来,无麸质饮食十分流行,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达1.3亿。不少人认为,无麸质饮食不仅有助于减肥、抗炎,还对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等疾病有益,甚至被商家作为“高端健康饮食”大力推广。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无麸质食品,按标准麸质含量不得大于20mg/kg,比如无麸质面粉、无麸质燕麦,通过工艺处理将“麸质”去除后,价格要比普通款更高。部分天然无麸质食品比如藜麦、大米、荞麦、鹰嘴豆等,备受健身人士青睐。
蔡晓真指出,普通人吃麸质食物并不会带来健康风险,但确实存在特定的人群,摄入后出现不适,“比如患有乳糜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他们的肠道无法消化麸质,会引发严重的腹泻、营养不良等问题。此外,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或谷蛋白敏感性肠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肠胃不适。”另外,麸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对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减少食用麸质,可帮助达到优质低蛋白饮食的要求。
为什么无麸质饮食如此受关注呢?记者注意到,部分健身博主、网红“安利”无麸质饮食能帮助减重、抗炎,吸引不少网友追随,同时也为桥本甲状腺炎、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饮食思路。“不吃麸质第一天身体状态极佳”“戒掉麸质瘦了25斤”“为了抗炎开始戒麸质”在多个记录帖中,记者也发现吃起来“像糠一样”的口感,让多数人难以坚持。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表明,无麸质饮食有直接减重、抗炎,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等效果,“无麸质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去除一部分蛋白质,留下的往往是高碳水、低《冠亚和1.86稳定》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例如,去除麸质后的面粉几乎变成了纯淀粉,反而还可能导致血糖上升,加重糖尿病风险。”蔡晓真说,“真正具有抗炎作用的是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橄榄油、深海鱼类等。”
蔡主任表示,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追求无麸质食品,一是价格不低,二是口感不佳,“在加工过程中,无麸质食品还可能会损失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反而可能带来营养不均衡的风险。”她强调,保持均衡饮食比盲目追求某一种饮食方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