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2月12日电(张强 傅天骋)“太震撼了!我还是第一次见舞蛇灯,没想到这条‘巨蛇’还能这么灵动!”元宵节当日,“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活动在安徽合肥骆岗公园举行,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陈冠宇感叹道。
陈冠宇口中的“巨蛇”是安徽传统民俗活动肥东洋蛇灯。其流传于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一带,兴起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活动现场,张灯结彩,人潮涌动。“长蛇出海”“四蟒翻身”“盘宝塔”……锣鼓声起,长128米,由135人共同舞动的洋蛇灯登场,时而蜿蜒盘旋,时而腾空而起,犹如巨龙在空中起舞。
邵二勇是肥东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他说,在过去,大邵村每十八年玩一次洋蛇灯,每玩一次就增加一节,以示人丁兴旺。现如今,为更好保护这项技艺,每逢重要节庆活动都会展演。“今年我们已经表演了好几场,还去了外地展演。这次洋蛇灯展演增加了‘蛇跃’‘蛇旋’等创新动作,让表演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邵二勇介绍,洋蛇灯制作工艺复杂,有一整套绑、扎、凿、勾、翘、压、衬的方法,通过老艺人的口传身授加以传承。其中,竹篾编织是最考验手艺的环节,既要保证结构的稳固,又要让蛇身能够灵活摆动。
此外,匠人们通过观察真蛇的游动姿态,将蛇身的曲线和动态完美地融入灯体设计中。
邵二勇称,为让更多人了解肥东洋蛇灯的文化内涵,肥东县政府近年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等活动,推动洋蛇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有了洋蛇灯表演,年味更浓了!”大邵《BG大游官方网站》村村民邵华领笑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