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近日,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经营情况浮出水面。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4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交银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以及中荷人寿10 家银行系险企保费收入合计4141.95 亿元,同比增长13.70%;净利润也一改2023年亏损状态,合计净利润为99.42亿元,实现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净利润、净资产普遍上涨同时,一些险企净资产却仍在快速下滑。这些净资产同比下降超10亿元的均为股东实力雄厚的银行系险企,包括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中邮人寿、交银人寿等。
多位专业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净利润与净资产出现背离现象与险企执行新会计准则相关,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数据项目的处理上,可能加剧净资产变化和净利润的波动。”
净利润和保费收入整体上扬
首先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10家银行系险企该数据整体向好。具体来看,中邮人寿2024年保费收入达1349.4亿元,同比增长22.82%,排在10家银行系险企首位;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规模以上的有工银安盛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建信人寿,分别为458.08亿元、414.83亿元、409.97亿元。
剩余6家均未超过400亿元,分别为农银人寿369.93亿元、中信保诚人寿299.66亿元、中银三星人寿298.62亿元、交银人寿200.64亿元、光大永明人寿188.17亿元、中荷人寿152.65亿元。
保险业务收入增速方面,其中7家银行系险企同比正增长,中荷人寿、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中荷人寿29.15%、中邮人寿22.82%、农银人寿22.63%、中银三星人寿20.08%。光大永明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交银人寿增速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为3.36%、5.11%、7.39%。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保费收入整体上涨,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行情,这些银行系险企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也全部上涨,有的甚至超过10%。比如中荷人寿、交银人寿、中邮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4.42%、11.92%、11.04%,工银安盛人寿9.79%、中银三星人寿9.45%、农银人寿8.61%、光大永明人寿8.34%、建信人寿8.09%、招商信诺人寿7.96%、中信保诚人寿7.52%。
从盈利指标看,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净利润99.42亿元,较2023年合计亏损161.5亿元大幅好转。
其中,净利润为正的机构达到8家,只有两家亏损。特别是中邮人寿、建信人寿两家实现扭亏为盈。
需要指出的是,中邮人寿净利润反转最大,2023年其净利润大幅亏损114.68亿元,到了2024年《旧版必发娱乐app下载安装》净利润不仅回正,而且高达91.88亿元。
对于净利润大幅上升原因及2025年相关经营策略,中邮人寿方面仅对记者表示,公司2025年将紧扣资产负债管理经营核心发展。
记者注意到,相比同业,光大永明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两家险企,2024年净利润亏损额度仍在扩大,分别为-17.27亿元、-17.65亿元。
关于净利润亏损,中信保诚人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2024年下半年相关经营指标改善,目前在产品布局方面逐步向长缴别、高价值产品的方向转型。
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数据,光大永明人寿从2013年开启了连续9年的盈利周期,但是从2022年开始,净利润掉头向下,当年大幅亏损12.79亿元。2022年~2024年,光大永明人寿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0亿元。
光大永明人寿方面向记者表示:“关于经营和净利润方面情况暂无法回应,一切以公司报告为准。”
新会计准则导致关键指标背离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保险业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窗口期。银行系险企在会计准则切换时点的策略选择上有所不同,利润表现出较大差异。例如中邮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交银人寿等核心数据采取的是新会计准则。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大幅增长的净利润和大幅下跌的净资产相背而行,多家净利润大涨的银行系险企,2024年净资产却大幅“缩水”。例如中邮人寿净利润反转最大,2024年末净资产64.20亿元,相比2023年末113.42亿元,“缩水”了49.22亿元。
为何这些银行系保险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净资产和净利润会出现如此大的背离?
一家保险公司精算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旧准则下保险公司以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的债券资产,在新准则下多数被分类为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简写“FVOCI”),其账面价值由摊余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尽管新准则下,折现率变化可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依然会影响到公司的负债水平。同时,新准则下,折现率下行会导致债权类资产的FVOCI上涨。本来新准则希望资产负债两端都用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匹配,但是由于我国寿险公司的资产久期远远低于负债久期(业务久期),这种较大的久期缺口,在长期的利率走低环境下,将对各家公司的净资产形成严重冲击。要强调的是,折现率降低时,债权类FVOCI和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变化都不进入利润表,但是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OCI)影响了净资产。这种处理可能加剧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分裂。”上述精算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债利率下滑之快远超行业预期,2024年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08%、1.19%、1.42%、1.59%、1.68%,短短一年时间,下滑均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郭振华对记者进一步分析:“新准则下,传统险采用通用模型法计量,保险负债账面价值与对应资产账面价值没有依存关系,但是,保险负债计量用折现率按当前市场利率而非旧准则下的750日国债到期收益率均值确定,因此导致负债波动幅度较旧会计准则下大幅增加,而其对应资产中必然有大量的利率不敏感型资产,很难调整到较好的与负债价值匹配的水平。总体来看,新准则实施后,净资产波动可能增加。”
业绩亏损叠加人事变动
记者注意到,在净利润亏损扩大的同时,一些机构的退保率也在攀升。
据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光大永明人寿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退保率为2.41%,与第三季度的1.85%相比呈上升的趋势。
据披露,光大永明人寿退保金额和综合退保率居前三位的产品均来自银保渠道。其中,“光大永明附加丰盛投资连结保险(A款)”年度累计退保率达48.41%。“光大永明附加增利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年度累计退保规模达到7.98亿元。
根据中信保诚人寿2024年偿付能力报告,“智尚人生”年金保险C款(投资连结型)累计退保金额为72.82亿元,退保率为22.2%。
此外,记者注意到,光大永明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两家公司均在人事方面发生重大调整。
2024年3月,时任光大永明人寿总经理刘凤全卸任,由时任董事长孙强担任公司的临时负责人。10月份,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张晨松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根据保险业内消息,2024年12月,光大永明人寿召开会议宣布孙强不再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改由总经理张晨松暂代相关职责。
目前,光大永明人寿并未单独发布公告披露这一重大变动。但是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显示孙强光大永明人寿党委书记的任职时间止于2024年11月。
中信保诚人寿在亏损同时人事调整亦在持续。2024年4月,随着原总经理赵小凡因退休离任,中信保诚人寿聘任常戈为临时负责人。6月,常戈出任总经理。2025年2月5日,新一任董事长李存强正式就任。
不过,中信保诚人寿的两方股东对公司的支持力度不减。2024年,中信保诚人寿的两方股东对其进行了两轮增资。两次增资后,中信保诚人寿注册资本金由48.6亿元增至73.6亿元。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