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特朗普当天还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
分析解读
历史回顾:特朗普2018年实施钢铝关税后 发生了什么?
作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一最受关注的动向,他将在周一披露对所有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政策细节。
与他的其他政策不同,全球投资者早在2018年时就已经见过所谓的“特朗普钢铝关税”。实际上除了数个与特朗普、拜登政府达成豁免协议的国家外,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施加的钢铝关税,目前对地球上大多数国家依然有效。
史实数据也显示,特朗普声称的“钢铝关税有利于美国制造、削减贸易赤字”似乎出入不小,一众美国本土制造商沉痛咽下了关税的苦果。
回望历史
2018年3月8日,无视美国商业团体对价格上涨的警告,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美国进口的钢铁施加25%的额外关税,同时把进口铝的关税上调了10%。随后他又在6月将钢铝关税扩展到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
根据美国蒸馏酒协会的数据,自从欧盟制裁开始,美国威士忌对欧盟的年度出口额下降了三分之一。
等到特朗普离任后,拜登政府与欧盟、英国和日本《加拿大28提前100秒开奖软件》达成了一项“停火协议”,提供免关税的进口配额。据悉,欧盟方面的停火协议将会在今年3月到期,而取代关税的美国配额将会在年底到期。
与之类似的是,加拿大、墨西哥推出报复美国的措施后,美国在达成美墨加贸易协定后,撤销了这部分关税。
从历史角度来看,经过特朗普的这一轮折腾后,钢铝关税不仅没有带来制造业的复兴,还给美国的产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打击。
2018年时,包括通用、福特在内的美国本土汽车巨头,均被迫下调了盈利预测,或者“财报暴雷”。核心原因是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进口钢铁征收关税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
更加有趣的是,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大部分钢材是在本地采购的。在关税实施后,美国本土的钢铁制造商并没有明显提高产能,而是借着这个理由开始涨价。
至于“关税有利于美国本土制造”的说辞更是惨遭现实打脸。被特朗普重点关照的美国钢铁,最终陷入了“不卖给日本人就要裁员、关厂”的困境。目前还在为了这笔收购案与美国政府打官司。
时至今日,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仍是接受冲击的第一梯队。与2018年时相比,汽车行业正处于“电动化转型卡在一半”的尴尬处境,更加难以吸收特朗普政策带来的冲击。
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最大的钢铁供应国是加拿大,然后是巴西、墨西哥和韩国。加拿大也是美国铝的主要供应国,断层领先其他贸易来源。面对美国的贸易威胁,加拿大已经多次表态“准备好了报复手段”。
同样受到特朗普当年钢铝关税冲击后,欧盟现在也已经通过了新的“反胁迫工具”(ACI)。除了关税反制外,欧盟还能对美国的科技、金融巨头打出剥夺知识产权保护、取消市场准入等反制措施。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张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