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如果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提出的重整申请,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则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近年来,受地产下行影响,叠加光伏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瑞和股份营收规模逐年萎缩,深陷亏损泥潭,未弥补亏损已超过16亿元。
业务规模持续萎缩 未弥补亏损达1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瑞和股份主要从事政府机构、央国企、房地产开发商、大型企业、高档《国民彩票下载平台》酒店、交通枢纽、园林绿化等综合性专业化装饰设计、工程施工业务以及光伏电站运营、光伏项目施工安装
2011年9月,瑞和股份于深交所主板发行上市。
上市后多年,瑞和股份的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的营收规模已触及40亿元门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90%,净利润也创下1.85亿元的历史记录。
好景不长。2020年,央行、银保监会等针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三条红线”,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随着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趋严,下游房企客户融资受到限制,资金压力增大,行业开始加速洗牌。叠加疫情冲击,建筑装饰行业项目开工受限,企业面临施工进度延缓、成本增加等问题,尤其是瑞和股份这类依赖线下业务、现场施工的企业,订单获取、项目交付难度加大。
在此背景下,公司经营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42%、12.71%。
近年来,建筑装饰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宏观经济压力、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受阻等因素影响,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其中,中小建筑装饰企业,在资金实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劣势凸显,经营压力增大。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以下简称“报告期”),瑞和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17亿元、21.50亿元、15.52亿元和5.88亿元,分别同比变动-6.55%、-38.89%、-27.80%和-50.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1亿元、-1.02亿元、-4.47亿元和-1.0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429.45%、94.48%、-337.64%和-5.59%。
2024年度,瑞和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到-1.9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到-2.68亿元。
据此测算,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未弥补亏损将高达16.31亿元到16.74亿元,约是实收资本的4倍。
从在手订单情况来看,瑞和股份2025年的经营情况恐也不容乐观。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工的合同金额19.66亿元,2023年末为22.77亿元,同比下滑13.66%。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瑞和股份早在2015年就涉足光伏产业,但业务规模却始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瑞和股份光伏业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2亿元、1.33亿元、0.97亿元和0.4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1.10%、0.71%、-26.94% 和-23.0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6.21%、6.28%和11.99%。
其次,光伏EPC行业当前厂商服务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光伏EPC业务虽然规模较小,但毛利率却异常高于同行。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瑞和股份光伏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7.61%、65.96%、63.54%和64.10%,变动幅度较小且各期均高于60%。
一方面是业务规模持续萎缩,一方面是盈利水平遥遥领先,瑞和股份的光伏EPC业务是否真的具备如此大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瑞和股份的审计机构变更极为频繁。
2020年10月发布公告,将2020年度审计机构由天健变更为容诚;
2022年10月发布公告,将2022年度审计机构由容诚变更为亚太;
2024年8月发布公告,拟将2024年度审计机构由亚太变更为亚泰国际;
2024年12月发布公告,将2024年度审计机构由亚泰国际变更为尤尼泰振青。
深陷债务漩涡 濒临退市边缘
目前,建筑装饰业务及设计业务占瑞和股份营业收入比重达90%以上,属于公司主营业务。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持续走低,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尤其在公司前第一大客户恒大地产及部分地产企业债务暴雷后,整个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受到严重冲击。
受下游客户债务危机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缓慢,流动性压力加剧。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1、0.78、0.59和0.23,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9月末,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9.67亿元和16.33亿元,合计占总资产的70.25%。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6.96亿元、1.58亿元、-2.92亿元和-2.09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8.33%、464.71%、83.19%和232.22%,是造成公司盈利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背景下,公司长期处于“失血”状态,报告期各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0.70亿元、0.29亿元、-1.70亿元和-0.65亿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1.19%,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08和1.06,均逼近理论安全值。
《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81亿元,其中,因法院冻结、农民工专户资金以及保函保证金等而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总额共计1.59亿元,即实际可供使用的货币资金仅剩2000余万,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2.44亿元,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截至2025年2月14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案件共计28件,涉案金额合计约为2815.25万元(其中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当日统计归档6个案件材料,金额为737.47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约11.91%。
2025年2月17日,公司收到债权人深圳市环亚石材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发来的《重整及预重整申请通知书》,申请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于2025年2月17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
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对申请人申请公司重整及预重整的受理文件,申请人的重整及预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以及具体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相关规定,如果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提出的重整申请,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则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据悉,申请人因与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于2023年6月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公司支付货款、质保金及利息合计387.69万元。诉讼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公司向申请人分期支付货款及质保金合计370.17万元,罗湖法院据此作出(2023)粤0303民初14348号《民事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公司未完全履行前述《民事调解书》,申请人即向罗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罗湖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截至目前,公司尚欠申请人本金216.52万元及相关利息未付。
这意味着,瑞和股份目前连200万元欠款都已无力偿还。
此外,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归母净资产仅剩1.23亿元,较年初几乎“腰斩”,已濒临财务类退市边缘。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相关规定,如果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在披露年度报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重重风险叠加,瑞和股份还能平安度过吗?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