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重磅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超过过去十年之和,这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史上最大手笔的投资。
吴泳铭直言:“AI 爆发超乎想象,国内科技产业正蓬勃兴起,潜力无限。阿里巴巴将全力以赴加速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行业生态繁荣发展。”
千亿布局,锚定何方?
阿里此次巨额投入,正值两个关键节点之后。一是国内 AI 产业呈爆发式增长,AI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对 AI 技术的需求急剧攀升;二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极大地提振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伴随 AI 技术迅猛发展,各大企业对云计算和 AI 算力的需求呈井喷之势。阿里云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云计算公司,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基础设施能力,以稳固市场地位,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巨额投入,涟漪几何?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阿里巴巴港股早盘短线拉升,盘中涨幅一度突破 1%,最高达 140.90 港元 / 股。
以服务器为例,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随着阿里等企业对算力需求的增长,服务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容。据 IDC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51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健增长(数据来源:IDC)。阿里这一举措,将为服务器制造商带来更多订单与发展契机。
在网络设施方面,高速、稳定的网络是云计算和 AI 应用的关键支撑。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阿里或将加大对 5G、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将推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等相关企业的发展。
AI 赛道,成果几何?
从阿里 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2024 年 10 月 - 12 月)来看,在 “AI 驱动” 战略引领下,阿里核心业务加速增长。其中,阿里云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助力阿里云收入重回 13% 的双位数增长。电商业务亦全面向好,淘天 AI 驱动的营销工具 “全站推广” 在商家中的渗透率稳步提升(数据来源:阿里巴巴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还显示,自 2023 年 8 月以来,阿里巴巴已开源多个 Qwen 家族大模型。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基于 Qwen 模型家族在 Hugging Face 上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 90000 个,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AI 模型家族之一。目前,Qwen 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据 Hugging Face 统计,2024 年,仅 Qwen2.5 - 1.5B 一款模型,就占全球模型下载量的 26.6%,远超第二名的 6.44%(数据来源:阿里巴巴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Hugging Face)。
此外,截至 2025 年 2 月中旬,由阿里巴巴牵头发起的 AI 模型社区 “魔搭” 的模型总量已超 4 万个,涵盖 LLM、对话、语音、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多个领域,已服务超 1000 万名开发者。
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尽管阿里此次巨额投资前景广阔,但也伴随着诸多潜在风险。在技术迭代风险方面,AI 和云计算领域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以 GPU 为例,其性能每隔 18 至 24 个月就可能实现翻倍提升。若在阿里投《欧宝手机版官网》入建设的三年期间,出现突破性的新技术,如量子计算在商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现有基于传统芯片架构的算力设施可能面临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导致投入产出比不及预期
投资回报周期风险同样值得关注。3800 亿元的巨额投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盈利与回本。市场竞争激烈,新的竞争对手可能随时进入,蚕食市场份额。据相关行业研究机构预测,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在未来两年将愈发白热化,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若阿里不能快速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效应,过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可能对其现金流和整体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压力,影响公司后续的战略布局与发展。
综合来看,阿里巴巴宣布巨额投入,尽显其在前沿领域积极投入、勇攀创新高峰的决心,也极大增强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随着投入逐步落地,阿里有望在科技竞争中抢占更重要的战略高地,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联系人:李超、向莹壑欧宝手机版官网
走入书店,就能看到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这也引出了书店 ♋最有名的一句slogan——“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来自奥 ♉地利诗人特拉克尔。
本报记者 陈鉴 【编辑:潘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