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月净投放现金1.4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M1已经启用新的统计口径。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12月发布公告,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bbin app官方下载》、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例如:微信钱包、支付宝中的个人资金)。
那么,如何理解口径调整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您理解。单位向个人发放工资时,货币从单位活期存款账户转入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按修订前口径,M1减少;按修订后口径,M1不变。消费时,个人通过银行卡(个人活期存款)或微信钱包、支付宝(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转账,货币转入商户的单位活期存款账户,按修订前口径,M1增加;按修订后口径,M1不变。
对于此次口径调整,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支付手段快速发展,我国M1统计口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新口径下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一并纳入M1,能够有效缓解春节前集中发放工资等导致的企业-居民活期存款“跷跷板”效应。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也曾解释为何要调整M1口径。“关于个人活期存款,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应纳入M1。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该负责人解释。
实际上,此前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已有过多次修订。例如,M2已从包括流通中货币、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的口径逐步拓展,先后纳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等。
具体来看,2001年6月,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11年10月,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纳入M2。2018年1月,将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2。
M0口径亦在2022年12月发生过变化,当时流通中数字人民币被纳入M0。
责任编辑:秦艺
在苏轼眼里,荠菜的鲜是唇齿的鲜,更是原野的鲜。bbin app官方下载
(一)应聘人员务必正确填写 ♐联系电话,并确保通讯畅通,因联系不畅导致的后果,责任自负。
本报记者 张翼翔 【编辑:王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