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粮食大事】粮食产量创新高彰显中国饭碗分量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提高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今年粮食产量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一突破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彰显了中国饭碗的分量,增强了中国粮食安全底气。
粮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粮食产量在2015年首次突破1.3万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有望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这一突破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彰显了中国饭碗的分量,增强了中国粮食安全底气。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直接影响粮食市场供需平衡。产量越高,表明国家粮食供应能力越强,安全水平越高;反之,产量越低,粮食供应不足,安全压力越大。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0多亿斤,到今年有望突破1.4万亿斤,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历史性转变,又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型,粮食数量安全水平、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回升向好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粮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地缘政治《竞彩足球天天盈球怎么玩的》冲突等重大风险挑战不断。粮食产量波动会导致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储备粮具有“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调控职能,粮食产量高、价格低,国家会通过增加储备规模稳定粮食价格;粮食产量低、价格高,国家会通过投放储备粮稳定价格。在粮食产量增加、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我国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这一突破,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目前我国水稻、小麦自给率超过100%,但玉米供需仍处于紧平衡,大豆对外依存度高,每年粮食进口量超过1亿吨。这有助于调节市场供求,确保国内粮食稳定供应,但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粮食产量提高,可以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提高议价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还有利于增加粮食出口,平衡国际粮食供需、稳定国际粮价。如2022年以来,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引发全球大米危机。我国在减少大米进口的同时,积极增加大米出口,对稳定全球大米市场起到重要作用。